12月12日到18日,刚刚过去的一周,在京读硕士研讨生一年级的杨郑君的电话一直未断过,他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解答 “可口可乐中国体系用工状态调查讲演”是怎么出炉的就是这份讲演,让刚刚在收购汇源果汁的争议风波中轻微镇静下来的可口可乐再度成为媒体焦点
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盼望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第三方机构介入调查,给派遣风波一个公平说法
意外
18日中午,在中央民族大学西门外的一个小餐馆里,杨郑君和本报记者归忆起过来的这几天
杨郑君是 “大学生关注可口可乐小组”(简称“小组”)的重要成员受“张茵心血工厂”事件中香港学生组织表示的启示,杨郑君与兼职打工时认识的浙江工业大学学生王伟磋商后,两人决议暑假去加工制作业密集的珠三角打工了解工人状态,但并未想好必定要调查可口可乐或者最后写成一个讲演
做筹备工作时,他们在网上望到去年一篇关于可口可乐山西厂拖欠工人工资的报道,很诧异也很气愤,感到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品牌还有这种事,于是锁定了调查目的
8月底调查停止后,“大家吃惊地发明可口可乐工厂问题居然这样严峻”,介入调查的9名大学生临时成立了“大学生关注可口可乐小组”,并决议把调查讲演收拾并公开
有舆论说,调查小组是为出名才单独把矛头指向一家大公司并开宣布会小组另一重要成员王伟在接收媒体采访时说-“劳工问题在中国这么广泛,如果我们调查了其他企业,也会有人说我们为什么不去调查可口可乐”
12月讲演完成之后,杨郑君等人想依附在校做社会运动时积聚的一些媒体关系,做个宣布会但绝大多数媒体未对调查讲演表示出大的兴致唯有网易愿意协助他们原定12月6日的宣布会也不得不推迟
12月12日,《大学生调查讲演-可口可乐厂非法用工》的报道首先呈现在网易财经频道的首页上,同时,博客中留下了与小组接洽的邮箱14日晚,小组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了调查讲演的宣布会,称可口可乐公司违法用工,涉及到可口可乐在华的5家装瓶厂和4家供给商
情形旋即产生了变化15日开端,各地重要的媒体接踵跟踪报道、转载此事
从媒体报道中,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得知这一“意外”新闻15日下午5点多,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对外发表声明称,第一时光与相干的装瓶厂入行沟通,内部自查的初步调查成果显示,该讲演中的指责并不属实而且声明,可口可乐中国公司还一起附上了被讲演“点名”的5家装瓶厂对讲演的归应
冲突
到目前为止,调查小组和可口可乐公司并未会晤沟通,双方只是去来了四封邮件可口可乐方面提出想面谈,但是调查小组盼望可口可乐“承认在派遣工的使用上违背法律”,否则双方的沟通难题会非常大
双方最大的争议是可口可乐装瓶厂是否大批长期使用派遣工
小组在讲演中称,杭州中萃食物有限公司(简称“杭州中萃公司”)的问题尤为凸起该公司的正式员工近100人,派遣工在旺季时有1000-2000人左右,淡季有600多人,派遣工比例最高达90%对此,杭州中萃公司予以否定,表示公司的派遣工比例从未超过雇员总数(2692人)的43%而调查小组针锋相对地归应-讲演所说的“长期”、“大批”使用派遣工指的是在出产性的岗位上,而且,杭州中萃归复中提到的公司雇员总数 (2692人)以及派遣工的比例43%,即该厂派遣工的人数约为1158人,从侧面证明了小组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除了派遣工的比例问题,讲演用大篇幅描写了可口可乐5个装瓶厂的派遣工 “从事最危险、最苦最累的工作,工作时光也最长”,但是待遇却遥不及正式工,存在“工人吃不饱饭、伙食极差”、“超长时光加班,休息时光少”、“不买保险”等问题
好比,小组在调查可口可乐装瓶商出产(东莞)有限公司(简称“东莞厂”)的情形时,有工人就一直埋怨“没有吃饱,菜里也没有油水”
18日上午,在被讲演“点名”的东莞厂里,本报记者接触了6名派遣工他们说,最近工作餐确切加了一个荤菜
东莞厂有关负责人向本报介绍,讲演出来后,公司立刻入行了调查,发明派遣工的伙食确切比拟差,公司虽然以16.5元/天的尺度提供给派遣公司,但派遣公司未按这一尺度向工人提供伙食现公司决议撤消这一尺度,同时报批扩建食堂,将派遣工也纳入食堂与正式工统一就餐在扩建之前,现已改善派遣工伙食
上述熊姓员工说,他现每月工资约1400元,高峰期每月工作25天,每天11小时调查小组在讲演中这样描写东莞厂派遣工与正式工的工资差异-派遣工在旺季每月的工资为1450-1700元左右-正式工分良多级别,最低有1800元左右,较高的有四五千元
一位王姓女工在可口可乐东莞厂工作多年,先是临时工,后统一转为东区公司派遣工,其丈夫是可口可乐公司正式工据她及多位派遣工介绍,正式工工作时光短、工资高、有宿舍、上升空间好,等等但是,上述熊姓员工表示-“我们没技术,现在到哪里做工不是这样?”
第三方
可口可乐东莞厂上述负责人表示,派遣工以为与正式工在许多方面有差异,重要是心理原因他以为,一直以来,包含跨国公司在内的许多公司都使用派遣工,这是基于当前社会现实的一种用工方法“如果说我们非法使用派遣工,那么公司只有炒掉他们,这给社会又造成负担”他说
17日,可口可乐公司在第二次对外声明中称,调查小组讲演中的指责并不属实,提及的材料并不完全,对相干情形有所误会
其实,不认可调查小组讲演的不只可口可乐舆论质疑讲演威望性的重点是小组调查样本的真实性和笼罩面
杨郑君坦言,由小组成员以打工者身份入厂调查的只有杭州中萃一家装瓶厂,其他4家装瓶厂的情形都是通过和工人聊天采集来的数据至于未能将调查样本做详细的统计,杨郑君说有难处-一是被调查者介绍的情形深度不同,难以统计全体调查样本-二是小组成员不可能拿着调查问卷去找工人聊,担忧工人对调查有防备
面对舆论质疑,可口可乐东莞厂的立场代表了被讲演“点名”的其他装瓶厂东莞厂上述负责人说,公司自己说不明白,但也不想打口水仗
12月15日,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曾来东莞厂调查,向派遣工讯问情形“我们欢迎这样的调查,盼望政府部门绝快给一个说法,我们到底有没有违法用工?”东莞厂上述负责人说17日,该公司引导自动前去当地劳动局,再次恳求入行调查,并绝快得出调查成果18日,该负责人前去东莞南城区区委,找当地党委引导,提出政府出头具名,根据法律,根据事实,绝快给一个明白的说法至12月18日,当地劳动部门仍未给出归答
18日下午,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公共事务及传讯部总监翟嵋向本报介绍,涉及到的可口可乐装瓶厂都已经通过不同方法跟当地政府部门接触,欢迎政府部门抽查装瓶厂的用工情形
“我们确信是在法规规范范畴内用工,但是良多问题法律没有明白,对此我们也很恼火”东莞厂上述负责人说,“现在外企劳务派遣情形比拟多,亟须政府来梳理政策层面的合法性”出事后,该公司也曾咨询律师,被告诉派遣工用工比例在法律上未有明白
该人士同时也是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据他介绍,《劳动合同法实行条例》草案曾拟对派遣工岗位、使用时光、比例等入行明白划定,但是相干行业组织了一个游说团前去全国人大财经委陈说情形,后国度出于平衡劳资关系斟酌,撤消了相干划定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讨会劳动关系分会理事、《新人力》杂志主编翟继满向本报记者介绍,对该处改动起重要影响的恰是代表外企好处的组织在草案征求看法时,包含北京外企人力资源公司(Fesco)在内的企业曾上书反对征求看法稿中增添的对于劳务派遣的限制,以为草案本质上是入一步缩小了《劳动合同法》对派遣岗位的划定,超越了法定授权范畴最后,通过稿中撤消了这个条款,搁置了劳务派遣岗位的定义(本报记者瓮仕友对此文亦有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