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胡才勇:谷歌在颠覆式定义电脑

字号+ 作者:小关 来源:网络 2009-12-20 我要评论 挑错

  在最近20年的发展历史中,电脑都是由微软和Intel共同定义的,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由HP、Dell、IBM/联想、Acer等电脑厂家定义的。所谓的电脑厂家不过是电脑组装厂家,他们所做的不过是电脑的外观、个别外延功能的一些辅助设计;他们竞争的所有本钱不过是品牌或者性价比。电脑厂家们对计算机本身几乎没有任何革命性的贡献。当然,在20年以前,Wintel的联盟没有形成垄断之前,IBM们还是有卓越的贡献的。如今,完全有别于Wintel的电脑还有苹果的机器。最主要的原因是苹果以前一直自己在干芯片和操作系统的事,现在芯片要开放了,操作系统还是自己的。

  所以,在我看来,操作系统是在电脑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而当操作系统和芯片紧密配合进行协同作战时,电脑基本上就被定义了。

  从Google近期发布的Chrome Os的特性看,我们知道这个操作系统在颠覆现行计算机概念的定义。我在以前的一篇博文中谈到,上网本对微软的冲击是致命的,原因也是很简单,上网本可能是所谓“后PC时代”真正到来的一个标志。但以目前上网本的现状看,上网本在逐步往小型笔记本的方向靠拢,原因是因为没有真正的上网本操作系统。

  Google的操作系统就是真正的上网本的操作系统,它是完全根据上网的需求而定义的。一旦这样的操作系统扎根生长,其生命力应该是旺盛的。

  在我对国产软件十年发展的自我反思中,自我认知的一个尖锐的看法是:我们只是在模仿,我们每次模仿的相对成功,都让我们离自主创新越来越远。如我们Office厂家一直会津津乐道,我们如何兼容微软的DOC格式,等我们非常兼容后,人家微软已把DOC抛弃了。这就是没有总体创新的规划,而只有亦步亦趋跟随策略的必然结局。

  我们当然不如微软,微软按照自己几十年发展的路子在自我创新,我们只是在模仿。我们也不如Google,Google过去几年一直在等待、在积累,而它真正一亮相,却是非常的惊艳。

  好在我们现在认识到这一点也不晚,国产芯片已开始取得长足进步,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芯片相结合的时机已到。我只是希望业界人士能充分认知到在微软垄断情况下,像Google这样颠覆性的创新才有可能真正让自己独立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如转载您的文章未标注版权,我们将予以改正!;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周鸿祎:免费模式的颠覆性

    周鸿祎:免费模式的颠覆性

  • 宋华:被颠覆的广告和公关

    宋华:被颠覆的广告和公关

  • 于斌:Windows7难逃被盗版

    于斌:Windows7难逃被盗版

  • 何健:电视购物必须有颠覆的力量

    何健:电视购物必须有颠覆的力量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