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程远:中国汽车需要沃尔沃不需要悍马

字号+ 作者:小关 来源:网络 2009-12-20 我要评论 挑错

  腾中收购悍马案真可谓一波三折,日前腾中与通用签约,再次把事件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近一段时光以来,中国汽车企业有两宗海外收购案备受关注,也颇有争议一宗是四川腾中收购悍马案,一宗是吉利收购沃尔沃案表面望都是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旗下的汽车企业,好像是两宗雷同性质的案例,不少人也喜欢把它们捏在一起讲但实际上两者的目的、性质及未来的效果,即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都是迥然不同的,二者完整不可类比

  我们早前说过,悍马的卖与不卖,对美国总体经济的复苏,包含美国汽车业的重振,都无足轻重,因为它的分量太轻了,卖了也不见得就能使美国经济复苏,不卖也不至于会如何拖美国经济的后腿当然,对通用汽车来说,卖了悍马多少也算是扔掉了一个累赘,可以轻装前入对中国汽车业来说,买与不买悍马同样不足介意,中国汽车业不会因为收购了悍马,总体程度就能得到多少晋升,而收购不成也不会影响中国汽车整体程度的进步简而言之,无论对美国仍是对中国来说,有悍马不多,没有悍马也不少

  从悍马车产品本身讲,并不合适中国的国情中国事一个人多资源少的国度,面临的现实是能源短缺,石油入口依存度已超过40%,美国等一些国度总爱拿石油当兵器,对中国入行种种制裁,我们到哪里弄油,他们就去哪里制作麻烦虽然我国石油贮备战略已经启动,但能源紧缺的状态一段时光内不会有根天性改观其次中国人太多了,中国的土地资源非常紧缺,领土面积与美国相称,人口却是它的4倍,就是说一个美国人据有四个中国人的生存空间现在海内各个城市房价都涨得奇高,和土地资源缺乏有很大关系,一些黑心房地产商老是在拿土地说事儿领土资源对中国来说太可贵了,中国不可能把土地都用来修路悍马这种块头大又喝油多的家伙是不合适中国国情的

  今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到达960万辆,同比增幅高达70%多,10月突破1000万辆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近日中国汽车就要举办今年第1000 万辆车下线的庆贺典礼,全年完成1200万辆,已没有多少悬念了,甚至可能冲击1300万辆依照这样的发铺速度,这么大的增加幅度,现阶段中国资源状态对汽车的承受几乎到了极限,到处都是拥堵,到处都是车满为患,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汽车之利,享受汽车之便,发铺小排量车是无可选择的选择,国度的汽车工业政策已经作出了主要调整,政府必定还会继承出台相干政策,限制大排量车的使用绝管一些暴富的煤老板很喜欢悍马,但是未来的社会环境会使浪费资源的行动受到舆论压力,悍马在中国不可能有宽松的发铺环境,必定是个小而又小的“小众”产品就是在美国,消耗偏向变化也很大,金融危机产生以后,多数美国人也偏向于小排量车

  大家知道,悍马的技术含量比一般汽车产品要高,对腾中这样一个从未接触过汽车出产制作的“菜鸟”来说,经营悍马就像小学生跳级上了大学,必定是云山雾罩,摸不着炉灶我不仅对腾中能管理好悍马缺乏信念,就是腾中想借此入入汽车业的盘算,也会落空,如果他们真的有这种盘算的话,依照腾中与通用双方协议,腾中收购悍马以后,经营管理仍旧交由通用人员入行,这也许是保证悍马能继承运行的最好道路,但是这样一来,腾中最多也就算是个拥有股权的“资本家”,这也露出了本次收购的“资本运作”实质

  相反,吉利收购沃尔沃,其性质和意义就完整不同

  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来说,最大的短板是缺乏高端产品,缺乏高端品牌,只能在低端产品上与跨国公司竞争因为品牌美誉度不够,同质不同价,同样机能配置的产品,中国自主品牌售价去去比合资品牌低30%,甚至还要多所谓的“性价比”高,使中国自主汽车企业承受宏大经济丧失,也缺乏了积聚,难于发铺华晨董事长祁玉民就多有埋怨对此中国自主品牌是不情愿的,华晨、奇瑞都曾经向中高端车动员过冲击,但都无功而返后起之秀江淮起步时也曾声言要造D级车,但也成遗憾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晋升品牌形象,是个急切又不能归避的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产生以后,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增加最快的市场,也是增加潜力最大的市场,所有的汽车跨国公司都望好中国市场,都在全力入入中国对中国自主企业来说,海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剧烈,时不我待,打造中高端产品、打造高端汽车品牌,更是迫在眉睫

  中国自主企业当然要从扎扎实实练内功做起,奇瑞与吉利先后于今年3月和7月宣布了各自的高端品牌,并推出了第一款车型瑞麒和帝豪但是从国外收购一个高端品牌,使自己获得一个较高的起点,使自己更快地发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方面上汽已先走了一步,他们在收购英国罗孚的基本上打造出来的荣威,一上市就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销量上升得很快,在目前市场上,荣威是自主品牌中最高端的产品它不仅让上汽自主品牌轿车获得了一个较高的起点,还有不错的经济效益,阐明收购这种道路是可取的

  遗憾的是,福特为了遏制上汽敏捷入入国际高端市场,“干占茅坑不拉屎”,应用它对罗孚品牌所拥有的优先收购权,提出对罗孚品牌收购,大大延迟了上汽乘用车入入国际市场的时光表所以对跨国公司为了占据中国市场,曾经和将会讲过的花言巧语,千万不可当真啊!

  沃尔沃与罗孚比拟,无论是车子本身仍是品牌美誉度都要更胜一筹现在沃尔沃全球年产销量达40多万辆,如果吉利真的收购了沃尔沃,就意味着中国汽车自主企业获得了一个现成批量出产的高端产品,中国汽车就拥有了一个高端品牌可谓“一步登天”,大大缩短了打造高端品牌的时光,必定意义上和跨国公司平起平坐了更主要的是,得到沃尔沃这样的企业和产品,对中国汽车技术的晋升和企业管理都会起到很大的匆匆入作用我们提出“让坐自主品牌车成为一件体面事”,前提是中国汽车企业要造出体面车,要有体面的品牌,然后舆论导向在车子面前平等,同质同价,不轻视自主品牌造体面车,购置沃尔沃和萨博这样的车都是一个不错的道路

  再从收购性质来望,吉利与腾中的收购有着实质的区别与腾中不同,吉利收购沃尔沃不是白手起家,白纸上画画,而是一个由低到高的晋升,管好它的难度相对小一些吉利是个已有近20年造车历史和经验的企业,它白手起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本身的发铺历程,特殊是经由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证明了它是一个充斥活气的企业,是一个会寻找市场机遇,有抵抗风险才能的企业它由“为中国老庶民造买得起的汽车”到“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表明吉利已经走过了它的“孩童时期”,入入了成长期,初步具备了到国际市场上“搏一搏”的实力,它的跨国收购是真心实意想进步中国汽车的制作才能,而不是想在资本市场上捞一把资本运作当然把沃尔沃拿过来,在经营管理上会有必定的难度,但对吉利来说,属于“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而不像腾中收购悍马,就是搭个梯子也难够着,买归了也养不佳

  如果吉利真的收购了沃尔沃,我们同意保存海外出产才能和营销渠道,但同时还应当在海内“复制”出一个沃尔沃来,而不能像腾中收购悍马,仅仅是企业和品牌所有权的变革只有把沃尔沃的才能、技术拿归到海内,造出“海内版”的沃尔沃,才能真正晋升吉利乃至中国汽车自主企业的程度,也是对吉利才能的真正考验

  同样的情形还有北汽对萨博的未遂收购对收购沃尔沃和萨博,我们一直持确定和赞成立场,理由就在于此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如转载您的文章未标注版权,我们将予以改正!;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阮占江:饮料是否砷超标,百姓需要真相

    阮占江:饮料是否砷超标,百姓需要真相

  • 骆闻:“企业社会责任”需要被消费者认同

    骆闻:“企业社会责任”需要被消费者认同

  • 理查德

    理查德

  • 王建宙:中国移动需要疯子

    王建宙:中国移动需要疯子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