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种以“电子竞技”自况的初级选手(尚谈不上“玩家”),对“魔兽世界”这种网络游戏素无好感当然,可能基本原因是我从来没玩过,也不知其好玩在哪里不外话又说归来,玩游戏原来就图个高兴,让我去玩基本就反感的东西,那本身就是一咱遭罪,估量玩了也爱不上
最近,魔兽世界贴吧的“贾君鹏”火了我是从多日前的新京报上读到这个消息的,感觉无聊得很,也没太在意然而,近日来,见到无数专家的剖析评论,又感到有点意思了
中国的专家是脸皮最厚的人群明明对一件事物一窍不通,但不妨害他信誓旦旦发表观点举个例子,南京大学消息传播学院副教授胡翼青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说,这个帖子引发的火爆现象,在此前是没有呈现过的“妈妈喊您归家吃饭”这样富有温情的字句引起了大家的共识和解读,是因为沉沦于网络游戏的玩家其实内心对家庭是有愧疚感的
胡教授观点准确与否先不讨论,我确定的是这老兄不了解网络游戏是怎么一归事,也不了解“魔兽世界”是方的仍是圆的“这样富有温情的字句引起了大家的共识和解读”,读来简直让我好笑网络中每天发贴无数,“有温情”的字句岂非少吗,为什么没“火”起来?
在中国,研讨网络,就得研讨游戏(或者,广义点说,娱乐),不玩游戏,不懂游戏,是很难的同西方发达国度的信息功效不同,我国的网络承载的大多数是娱乐功效
魔兽世界,是一种风靡中国的网络游戏,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玩家最多、最火爆的网络游戏
除了了解这个常识,还得剖析两个背景-第一,魔兽世界的停服导致数量极为宏大的玩家无所事事其次,百度贴吧的网络位置
我认为,“专家”要发言,至少对这些背景应有所了解,才有必定的发言权
那么,我的观点是什么呢?很简略,一句话概括-此事显示了以游戏玩家为代表的网友的强鼎力气,这种力气缺少理性,善用之则显利,乱用之则显弊
今晨望到一篇文章,在某些侧面我仍是赞成的转引如下-
近日,一篇名鸣“贾君鹏,您妈妈喊您归家吃饭”的灌水帖在网上急速串红,短短几天,就到达了上1000万次的点击率和30多万次的跟帖,跟帖者以贾君鹏妈妈、爸爸、姥爷甚至贾君鹏班主任的身份呈现随后,有网友发帖称-归家吃的不是饭,是寂寞,导致“寂寞”一词风行一时光,“哥跟的不是帖,是寂寞”,“哥挣的不是钱,是寂寞”,“易中天砸的不是场,是寂寞”,“国足踢的不是球,是寂寞”等寂寞派语录纷纭充满着网络媒体
有人从心理学角度把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无聊的副产品”这样一则只有题目而无内容的网帖,其本身是没多大意义的,然而,因为无聊者遇到了更多的无聊者,硬是将一点点“肥皂水”吹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泡沫笔者认为,这种网络奇迹现象,折射出当代社会主流文化的沦陷和当代人价值观的沦陷前面的“邓玉娇案”、“藏猫猫”调查还可以说是网民对于弱者的同情、对司法公平的关注,那贾君鹏的串红只不外是恶搞和炒作的成果,寂寞的风行只不外是无聊和空虚的无穷放大
其实,寂寞是一种病在当今的青少年一代身上表示为——反智,不愿意关注事物的原来意义和价值-迷茫,不愿意独立思考而是特殊乐于从众-颓丧,不思入取,且有不愿意长大的“孩童化”偏向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雷锋可以不熟习,“贾君鹏”却不能不知道-感恩可以忘记,“寂寞”却不能漏掉
虽然,“贾君鹏”是虚构的,但“寂寞”却是现实的“贾君鹏”注定是好景不常,马上就会有其他新颖的网络词汇将其代替,“寂寞”风行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根治盼望,“贾君鹏”能早点归家吃饭,在“爸爸、妈妈、姥爷”的亲感情召下,早日走出“寂寞”的暗影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