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上去,“3·15”好像依然是个“大日子”——这个节大家仍是记得过的然而实际上,“3·15”早就不再算个“大日子”——因为谁都知道它没那么神奇
每当一年“3·15”邻近,媒体上一抓一把都是“8大消耗陷阱”、“10大霸王条款”、“12大维权秘笈”-筹备多日的投诉排行、黑榜白榜、调查暗访终于揭开了谜底——然而您我对揭出来的东西并不感到希罕-而诸如“奶精不含奶、鸡精不含鸡、芝麻油里没多少芝麻”之类的消耗提示又会被打箱底儿翻出来让咱们重新复习
每当一年“3·15”邻近,总会有记者追寻昔日“被曝光者”今日的踪影,当得知“3盒抹平大肚子”的藏秘排油茶之流销声匿迹,咱们心中多少会觉着有些慰藉可一想到分众传媒被曝光,垃圾短信却没停,个人材料被泄漏依旧是今年晚会曝光的重头戏,更多人又只能一声叹息
每当一年“3·15”邻近,总会引爆极少数企业的危机,却不见激起大多数企业的自律甚至有所谓“危机管理专家”于“3·15”前夕在博客中写下这样的话语-“那些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可能存在其他瑕疵的企业,如果从容地入行一次危机营销谋划,完整可以通过借力打力实现转危为机,又是一年‘3·15’,不知我们的企业家们做好了功课没有?一旦危机被媒体引爆,您将采用什么策略和方式胜利度过危机?”恍惚之中让咱们感到,“3·15”好像不外是给“危机管理专家们”拉来了几单大生意
“3·15”成了雷打不动的老例,但早已没有了曾经的那种摧枯拉朽的威力跟着时光的推移,那种媒体随意接两个电话、采访十天半个月就能逮到的面儿上的、能抓人眼球的“大尾巴”已经越来越少了那种一门心思打“3·15”暖线,抬着洗衣机、电视机到晚会现场恳求曝光的消耗者已经越来越少了而那种更精致、更深层次的“打扫”,不但不能再靠粗放型、噱头型、挂一漏万型的“3·15”突击,甚至也不能再靠记者们去发明、靠消耗者用自己的肉眼和身材去作检测仪了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作为符号的“3·15”已经褪去了富丽的外衣,而每天“3·15”的日子却仍是没有来临?为什么许多范畴我们已经有了法律,却没有得到最基础的执行?为什么非竞争性的范畴有霸王条款,完整竞争的行业却也有霸王条款,甚至还呈现了骇人的质量问题?当大家已经不再迷信“3·15”的时候,当质量问题藏得更深更细的时候,作为节日、甚至是作为节目标“3·15”变得有些“下又下不来,上又上不去”,而替代“3·15”的东西却还没有成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