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毛颖颖:民族品牌靠什么和外资讲道德?

字号+ 作者:小关 来源:网络 2009-12-19 我要评论 挑错

  一场迟到的追索让一个尘封的名字在公家视野中闪过-天府可乐日前,这个16年前曾一度盘踞中国可乐市场75%份额、跟百事合资后就剩空壳的企业正为向百事讨归品牌一事忙活天府可乐创始人李培全称,百事违反当初许诺,借合作灭掉中国企业和民族品牌的做法很不道德

  抛开许多国人和天府可乐的私交不说——记忆深处,那瓶儿时喝过的国产可乐可能直到现在还在那摆着,我们只讨论外资的道德-如果既没交易规矩、也没维护规矩,我们靠什么请求外资讲道德?又或者说,在被动情形下,外资道德了是一种施舍,而不道德我们基本无可奈何

  跟外资合作后被灭掉,对中国企业和民族品牌而言,这种故事就像六月天的雨点一样多最开端那些年我们还没学会请求外资白纸黑字、有法律效率地给我们许诺——否则就无法说明,天府可乐的且愤且哀为什么要等14年才说,也无法说明现在明明是要讨归百事“说话不算话”成心掐死的民族品牌,为什么只能是归购,而不能是追索,更别提要补偿了而接下来的一些年我们学会了要合同、要许诺,可又频频栽在外资玩的文字游戏上头-1999年,南孚跟摩根士丹利等合作,指望以中方持股51%把自动权留在手中,殊不知这2%的股权差太容易越过,3年后大摩以收购股份实现控股,紧接着把南孚倒卖到美国吉列手中,一代“民族力气”终成泡沫

  据说眼下天府可乐的空壳,就剩下20来名年近花甲的员工在领国度补贴,“反正年事最小的也有48岁,再养也就12年了”,有关部门这样轻描淡写地说此情此景让我们清楚,这场讨归品牌的风波最大的可能是劳而无功、或有功而无果——1993年12月和1994年1月,恰是有关部门分离和可口、百事签署备忘录,让国有八大饮料名牌跟可口、百事合作,手拉手向前走但是走着走着这些民族品牌全都不见了这些品牌形同废品,6个已被免费退还,现在就剩下天府可乐14年是残忍的,天府可乐迟到的顽强还管用么?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问问,在重复上演的“灭掉”中,中国企业和名族品牌为什么这样被动、这样懦弱?

  天府可乐是被有关部门集体推出的,而南孚是经有关部门暖情介绍而匆匆合作的在一首首悲歌中,有多少有关部门、处所官员是为了招商引资、拉动短期财政收入而强力撮合?因为政绩卓越,一批人的顶子红了、腰包鼓了,可这样上赶子的买卖甚至贱卖哪有什么交易规矩?

  而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和民族品牌在海内,成长入程去去相称崎岖,更别说获得什么维护了在喜迎外资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能得到的待遇多数时候比外资企业差许多于是不少中国企业(姑且这样说)扮演着脚踩两只舟的角色——既有外资成分享受优惠政策,又有中国脸孔让消耗者觉着亲切,要不就是把品牌像猪一样养大了趁高价卖了省得再那么辛劳地做

  可以预感,未来收购中国企业和民族品牌的外资开的价码会越来越高,因为他们越来越须要入入中国,而每次民族品牌易主,都会有专家说“该收购不涉及国度安全”,也许是的,但这些收购恐害怕和国度财富的安全仍是亲密相干的,一个财富流失、一个只介入财富制作而不介入财富分配的国度,还安全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如转载您的文章未标注版权,我们将予以改正!;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潘沁:品牌忠诚度是营销创新的基础

    潘沁:品牌忠诚度是营销创新的基础

  • 王谦:统一与农夫山泉如何应对砒霜危机?

    王谦:统一与农夫山泉如何应对砒霜危机?

  • 许晓辉:媒体多元化时代的品牌和公关

    许晓辉:媒体多元化时代的品牌和公关

  • 王先标:网上零售是国内品牌开拓海外市场的最

    王先标:网上零售是国内品牌开拓海外市场的最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