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执政一周年时承认自己“犯了良多过错”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8年因卷入莱温斯基性丑闻而向全国人民报歉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以色列国会为纳粹屠戮犹太人的历史鞠躬报歉
“报歉时期”来临
一股政治报歉风正在多个国度的政坛上刮起,从硝烟四起的美国总统候选人大战中的主角到韩国总统李明博,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到法国总统萨科齐,越来越多的国度政要与报歉扯上了关系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报歉在西方日益成为流行的公关手腕,美国有专家声称西方已经迎来“报歉时期”不外,政治报歉是柄双刃剑,克林顿借报歉大大削减了性丑闻的杀伤力,李明博报歉之后却引发了新的批驳对政治报歉,有人以为可以表明政治家的负责精力,也有人担忧这会成为政治奋斗的工具
西方剖析家通常以为,“报歉”的盛行始于16世纪末的市民阶层,搪突者通过这种谦卑的表现换得宽容和体谅以去在政治生涯中报歉风并不流行,即使犯了错的政治家,如“水门”事件后的尼克松,所做的也只是直接下台,甚至在他下台10周年后,当有人问他会否报歉时,他也表现“不报歉,因为没有什么比下台更能承担义务了”
报歉在西方政坛盛行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对美国政府将400名非洲裔黑人男子作为研讨梅毒迫害的实验品而报歉-英国首相布莱尔同年5月为英国政府因土豆饥馑饿死无数爱尔兰人表现歉意-这些都是常常提及的政治报歉事件
同样是上世纪90年代,雅克·希拉克为法国人在德国占据法国期间迫害犹太人报歉-叶利钦正式为苏联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报歉-时任南非总统德克勒克数次为种族隔离政策报歉不外,最吸引世界眼球的是1998年8月17日晚,克林顿在灯火通明的白宫面色繁重地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就自己在莱温斯基性丑闻案中误导人民而向全国人民报歉此后报歉风便一发不可整理地刮向全球
李明博为牛肉再报歉
韩国总统李明博当地时光19日下午召开消息发布会,就韩美牛肉商业风波再次向大众报歉李明博在消息发布会上说,他和政府在决议放宽入口美国牛肉前未能充足斟酌韩公大众意愿,他为此深感遗憾这位韩国总统说,6月10日晚光化门一带被(抗议示威的)烛光照亮当晚他登上青瓦台后山,观望了无边无涯的烛光在黝黑的山腰,他独自望着街市的烛光,因没能“侍奉好”公民深感内疚此外,青瓦台总统府18日发布,李明博决议绝快大幅调整首席秘书阵营
这是李明博第二次就牛肉商业风波向大众报歉但韩联社的报道说,不少大众对此反映寒淡一些专家以为,李明博的最新表态毫无新意韩国西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千相真说-“这不让人吃惊他再次鞠躬,再次报歉,但什么都没变”(新华社)
报歉不是万能药
克林顿以泪汪汪的报歉打动了国会,并胜利熬到任满,但并非所有报歉都有效
李明博因为牛肉风波报歉后,网民立刻对总统府的网站入行地毯式轰炸国会最大的反对党称-“报歉很短,辩护倒是很长,没有感觉到任何诚意”萨科齐上任一周年之际在接收采访时承认自己犯下不少过错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以为,这是“萨科齐秀”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专家沈丁立说,最近比拟频繁的政治家报歉多数出自西方国度引导权是个人的核心好处,对西方政治的危机节制而言,报歉是很主要的一项内容政治家如果损害了公家好处,或选民有要政治家报歉的等待,政治家通常会出来报歉,不报歉基础上就意味着失去引导权
沈丁立说,通常西方政治家为自己的过错报歉,是得分的,因为公家会以为报歉表明政治家勇于承担义务,而且具有老实的品质,错了就是错了如果知道错了不承认错,那反而是更大的问题
但因为“报歉即消毒”,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开端把报歉更多地当作一种挡箭牌来使用,以逃脱义务,而不是真心认错,因此有人将政治报歉称为“伪劣报歉”-另一方面,因为报歉对一个阵营的信用具有杀伤力,这也可能使政敌执著于挖掘对手丑闻,并炮制“是否报歉”、“是否真挚”的风波,让政坛变得凌乱
报歉之道
忌讳-拖延与应付
拖延、应付,是报歉的两大忌讳人生有许多打不开的结,惟有及时自省的人,能力在要害时刻,施展报歉的力气,化危机为转机,甚至是商机
秘方-真挚与负责
胜利的报歉,要害在于加害者必需将自己转换成受害者,让受害的一方,感觉到您也真的受到损害英勇承担义务也是报歉的要害要素,因为义务能望出一个人、一家企业的反省深度
本组稿件据新华社、环球时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