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司爱武:中国媒体舆论监督行将就木

字号+ 作者:小关 来源:网络 2009-12-20 我要评论 挑错

  最近一段时光,刊发在海内各级各类媒体上的舆论监视稿件正在大幅削减,落井下石式的“打死老虎”消息和无关痛痒式的“八卦消息”则成为了媒体报道的主角就连隔靴搔痒式的舆论监视,其对象也正由县处级(以上)政府机关和引导,一步步改变为乡镇级乃至办事处级别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玩弄权术、鱼肉庶民的贪官污吏正在减少,而是因为宽大的媒体记者正在陷入一种“兔死狐悲、人人自危”的尴尬和迷惑当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派人入京,“抓”《法制日报》下属的《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时,媒体曾群情激愤,然而换来的却是《法人》杂志总编纂王丰斌的“下课”-当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区检察院派人入京,“抓”“中国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记者李敏时,最高检在“护犊子”,央视在缄默,素有记者娘家人美誉的中国记协则在装聋作哑-这一次,《网络报》的首席记者要害在山西采访时,竟被人从宾馆神秘”绑架“长达14天之久,虽然目前河北省张家口市警方已发布“刑拘”要害,但却成了“柳暗花不明”,记者要害毕竟犯了什么罪?警方为何要采用黑社会习用的“绑架”手腕来行使正常的法律行动?

  以去,记者被打甚至致残事件曾屡屡产生,一些记者受黑社会要挟也时有耳闻,可是即便在黑社会见前,记者都没有害怕过,毕竟黑社会带着一个黑字,是见不得阳光的,记者也相信,再疯狂的黑社会,最终都必将受到法律的正义之剑制裁-然而,如今记者却不得不害怕,他们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要挟,要挟他们的不是黑社会,而是堂堂正正地政府权利机关,如果说黑社会终将被法律所制裁的话,那么谁来制裁法律的制订者和执行者?法律和权利一旦被执法者滥用,再勇敢的记者也不得不害怕三分!

  美国传媒业巨子普利策曾说过,“罪行、卑劣和腐朽最惧害怕的就是报纸,因为任何法律、伦理和规章轨制都无法与报纸比拟”1998年10月,朱镕基在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题词时写道-“舆论监视,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造尖兵”,对舆论监视的作用给予了充足的确定作为公、检、法、司之外的另一种力气,媒体的作用也曾经切实得到“高度”施展,一大量社会难点暖点问题经由媒体的曝光后得以解决,记者也被称之为“无冕之王”,有问题不找政府找媒体也一度为媒体界引认为豪

  《中国纪检监察报》的一篇文章曾指出,舆论对政府工作的监视与其他的监视情势比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给不法者造成一种舆论压力,匆匆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严厉执法,有效地扼制腐朽、防止权利的滥用然而当前的现实状态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在应用国度赋予的特权,变被动为自动,将其滥用在记者和消息媒体的头上,把“舆论的压力”变成“给舆论的压力”,以解脱媒体监视乃至“掌控”媒体、从而更自由、更放纵、更猖獗地来实行自己贪污腐朽的目标,使自己的权利滥用不受任何的监视和束缚

  从铁岭市西丰县开端,产生在中国的“抓”记者事件愈演愈烈,水平也愈来愈过份,也正在引发着一场宏大的连锁反映然而,滥用权利者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治,反而得到了上级的“有效维护”和重新选拔任用,这种纵容的立场无疑在转达着这样一个信号-“抓”记者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如果连被监视对象“抓”当事记者都不应归避的话,毫无疑问,今后将呈现更多更多的记者被抓事件,不仅各级党政机关,而且公安、检察、法院乃至派出所、基层办事处都将成为媒体眼中的老虎屁股,一旦前去这些“衙门”采访,就要首先冒着被抓和被绑架的风险,试问,谁还敢舆论监视?民情民声又将如何得到转达和器重?

  当然,舆论监视的“行迁就木”并不代表着媒体的即将消亡,事实上,中国的媒体现在正被赋予越来越多掩饰太温和“娱乐”的功效,政府和引导的功劳被传播和扩展,“玉女”和“欲女”的花边消息铺天盖地,一些不幸事发的官员成了“炒作”和“监视”的重要对象,至于对人民呼声的报道则切口越来越小,关注点“越来越细”,细到头疼脑暖、针头线脑,可对于敏感大事件的报道却噤若寒蝉、即便报道也含混其词

  当“没事儿抓个记者玩玩”成为当权者的口头禅后,“权利强奸媒体、媒体强奸大众”的生物链也将逐步形成而这,也正符合了达尔文“适者生存”的《入化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如转载您的文章未标注版权,我们将予以改正!;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搜索引擎与社交网络哪种效果好呢

    搜索引擎与社交网络哪种效果好呢

  •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讲故事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讲故事

  • 齐馨:整合营销是媒体传播新趋势

    齐馨:整合营销是媒体传播新趋势

  • 陶闯:网络电视新媒体价值研究

    陶闯:网络电视新媒体价值研究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