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大地震,举国哀痛震波过后的两周,良多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好像在舆论突如其来的压力下遭遇强震,且之前毫无征兆
阿里巴巴团体就是其中一个绝管地震当天,阿里巴巴团体总裁马云就在第一时光个人捐赠100万,次日上午,阿里巴巴团体就将第一期捐款495万元(包含团体名义捐款200万和员工捐款)交由壹基金调拨使用,但一篇名为《马云在此次地震中仅捐款一元钱》的文章仍是在几天后呈现在了各大网络论坛,文中称,马云对此次震灾发表了“对那些荧光灯下的慈善捐款,我感到每次捐1块钱就够了”等言论一时光,网民对马云的声讨谩骂之声铺天盖地
5月19日,阿里巴巴在深夜宣布澄清公告指出-马云这番话基本不是在2008年5月说的,而其实是他在良久前加入一个慈善晚会时,在特定语境下发表的言论同时,阿里巴巴团体追加捐款2500万人民币作为专项基金,专门用于灾后重建之后,记者的个人邮箱内先后收到阿里巴巴团体3封消息稿,专门澄清捐款事宜
一天之后,网上对马云的责骂骤然结束,一切好像从未产生
“捐多捐少”谁说了算?
一些平时颇为活泼的房地产商们,因为在救灾中表示的“寒静”,也成为最受争议的群体
截至5月23日国新办消息宣布会的最新统计数字,四川大地震造成房屋倒塌546万余间,严峻破坏房屋593万余间而统一天的捐款统计数字显示,共有285家地产企业向灾区捐献13.1486亿元,其中捐款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到达了38家,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在所有行业的现金捐款中排行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是无偿入行了难以列数的药品声援的医药行业)
也许恰是这简略的对照和排名,导致了房地产企业在一段时光内始终是舆论的质责焦点其中最典范的就是万科所阅历的“捐款门事件”-
5月12日,地震产生的当天,万科向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因为此前万科颁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房地产企业第一,已超过523亿元,净利超过48亿元,网友们认为,万科此次捐赠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缺少诚意
5月15日,针对网民的质疑,万科董事长王石在博客中撰文“说明”-“万科捐出200万是适合的”,并划定“普通员工限捐10元,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此后,网民的质疑、鞭挞、嘲讽遍布各大网络论坛,诸多相干评论也在平面媒体上刊登
在遭遇“轮番轰炸”5天后,5月20日万科宣布公告-将在3-5年内,投入1亿元,介入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顿、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5月21日19点43分,王石接收媒体采访时表示,“跟着时光推移来反省这件事情,感到非常非常不安”,并正式向网友报歉此时,距离地震已过去221个小时
比拟之下,有些企业却在震灾产生后敏捷博得了民众的空前好感如神舟电脑公司董事长吴海军“请求没有向灾区捐款的神舟员工离职”的批示,在网上传为佳话-出产王老吉饮料的香港加多宝团体在第一时光捐出1 亿善款之后也是好评如潮,甚至有人建议把王老吉把本来的广告词“害怕上火,喝王老吉”改为“要捐就捐一个亿(义),要喝就喝王老吉”-此外,唐山大地震孤儿、天津市荣程结合钢铁团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青在中央电视台捐献晚会现场捐款1 亿人民币,也使他和他的企业成为媒体焦点
对于在地震后各企业享受到的不同“待遇”,剖析人士认为,这应当成为中国企业危机公关的经典教材各企业引导者对突发事件不同的反映,体现了他们对社会义务和商业信奉懂得的差别,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公关危机处置才能也在这个入程中阅历了一次大考
外企-我们不是铁公鸡
5月22日下午,在国新办举办的汶川地震灾祸和抗震救灾情形第十一次宣布会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对跨国公司所谓“在中国投资赚了钱的铁公鸡不捐钱”或者“一毛不拔”的说法,“完整没有事实依据”同时,商务部还在自己的网站上颁布了驻华外资企业向地震捐款的名单和善款数字
事出有因5月13日,新民网发表消息评论员蔡伟署名文章《面对中国地震 跨国公司在干什么》,批驳跨国奢靡品巨头LV在地震缄默次日,各大论坛中就开端传播着一份 “在中国只赚钱、不捐款”的外资企业捐款名单,包含肯德基、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可口可乐等众多跨国公司随即,网络上铺开了一场对知名外资企业的大讨伐
网民们认为,这些平时高唱社会义务的企业并非真如其自己宣扬的那样,他们在第一时光的反映让人扫兴部门网友指责跨国公司是“铁公鸡”、“黑心企业”,还以短信情势颁布了“外企铁公鸡榜”,请求抵制其产品
然而多数跨国企业却对此选择了“静默”
5月27日,记者特意致电在“外企铁公鸡榜”排在第一位的三星电子公司该公司公关人员杜小姐告知记者,5月15日三星电子就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3000万元,但并没有流露更多细节
记者先后接洽10家跨国公司,对方均表示-因为体系体例不同,外资企业对捐赠有严厉的财务审批手续,目前多数跨国公司的捐款都是在得到全球董事会认可后紧迫调拨的
摩根大通北京分支机构消息发言人梁利华告知《中国经济周刊》,在地震产生后的第四天(5月16日)摩根大通亚太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度琪明(Gaby Abdelnour)向亚太区的员工发出总发动,号令公司员工纷纭伸出声援之手,并紧迫向总部申请拨出赈灾金140万人民币的公司救助款同时,美国红十字会还专门为摩根大通美国总部的员工设立了一个网站,以便利接收摩根大通员工捐款目前,该公司员工已经为灾区共计捐赠了10万美元的义款
梁利华告知记者,他们本来想低调入行捐赠,但后来仍是发了消息稿“只是盼望别人不要误会,认为公司在中国发铺了却不捐款”
同样,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也向四川地震灾区捐助价值38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装备与服务及价值35万元的15台清水装备此外,公司还成立了一支全天候“紧迫义务突击队”以确保灾区及周边地域医疗装备的正常运转“我们作为第一批介入地震紧迫救济行为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还会不断介入灾后重建工作”西门子中国的公关如是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一家跨国企业政府公共事务部门的负责人告知记者, 外企通常对涉及慈善捐款的采访都十分谨严,但“因为中国地震已经引起世界的关注,外资企业目前都随时筹备为灾区重建做更多的事情,因为第一这是企业社会义务的须要-第二,在这个特别时代对于企业形象至关主要”
针对地震引发的一些企业公关危机,智扬公关品牌总监李巨斌认为,“从公关角度讲,一个公司如果呈现负面消息,最忌讳多次出声明、公告入行补救或澄清,因为这样只能越描越黑,加深公家的误会,应当在最短的时光里以最快速度澄清,民众才能接收”
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公共关系学教授Helen·Style告知记者,因为中国的地震非常特别,由此引发的企业公关危机与社会义务课题非常新鲜,很值得研讨和关注“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在危机当前,企业应敏捷组织优良的危机管理团队拿出一套合理有效的危机公关计划,而最为要害的是企业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让民众感触感染到企业发自内心的社会义务感,这样才能获得公家的认同与尊敬”
 -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