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懂得WEB2.0,先得望WEB的历史 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英国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欧洲共同体的一个大型科研机构任职时发现的通过WEB,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拟直观的表现出来-而且资源之间,在网页上可以链来链去在WEB1.0上做出宏大贡献的公司有Netscape,Yahoo和Google Netscape研发出第一个大范围商用的浏览器,Yahoo的杨致遥提出了互联网黄页, 而Google后来居上,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搜索服务
搜索最大的贡献是,把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用机器初步分了个线索但是,光知道网页里有哪些要害字,只解决了人浏览网页的需求所以,Tim-Berners-Lee在提出WWW不久,即开端推崇语义网(Semantic Web)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上的内容,机器不能懂得他的幻想是,网页制造时和架构数据库时,大家都用一种语义的方法,将网页里的内容表述成机器可以懂得的格局这样,整个互联网就成了一个构造严谨的知识库从幻想的角度,这是很诱人的,因为科学家和机器都喜欢有顺序的东西Berners-Lee关怀的是,互联网上数据,及能否被其它的互联网利用所反复引用举一个例子阐明尺度数据库的魅力有个产品鸣LiberyLink装了它后,到Amazon上去浏览时,会主动告知您某一本书在用户当地的藏书楼能否找到,书号是多少等因为一本书有统一的书号和书名,两个不同的互联网服务(Amazon 和当地藏书楼数据库检索)可以公享数据,给用户提供全新服务
但是,语义网提出之后,曲高和寡,响应的人不多为什么?因为指望要网页的制造者提供这么多额外的信息去让机器懂得一个网页,太难-简直就是人给机器打工这违背了人们能偷懒就偷懒的天性望望Google的胜利就知道 Google有个Page Rank技术,将网页之间互相链接的关系,用来做成果排序的一个根据,变相利用了网页制造人的断定力想一想网页的制造者们,从数量来说,比纯浏览者的数量小得多但Google就这一个革新,用上了网页的制造者的一部份力气,已将其推上了互联网的顶峰
所以互联网下一步,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忙起来,全民织网,然后用软件,机器的力气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须要的人找到和浏览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那我感到WEB2.0是以人为动身点的互联网 我们望一望最近的一些WEB2.0产品,就可以懂得以上观点
Blog- 用户织网,发表新知识,和其他用户内容链接,入而非常天然的组织这些内容
RSS- 用户发生内容主动分发,定阅
Podcasting- 个人视频/声频的宣布/定阅
SNS- blog+人和人之间的链接
WIKI- 用户共同建设一个大百科全书
从知识出产的角度望,WEB1.0的义务,是将以前没有放在网上的人类知识,通过商业的力气,放到网上去WEB2.0的义务是,将这些知识,通过每个用户的浏览求知的力气,协作工作,把知识有机的组织起来,在这个入程中继承将知识深化,并发生新的思惟火花-
从内容发生者角度望,WEB1.0是商业公司为主体把内容去网上搬,而WEB2.0则是以用户为主,以简便随便方法,通过blog/podcasting 方法把新内容去网上搬-
从交互性望,WEB1.0是网站对用户为主-WEB2.0是以P2P为主
从技术上望,WEB客户端化,工作效力越来越高好比像Ajax技术, GoogleMAP/Gmail里面用得炉火纯青
我们望到,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贡献内容,流传内容,而且提供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链接关系和浏览路径在SNS里面,内容是以用户为核心来组织的WEB2.0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
那么,这种意义上的WEB2.0,和Tim Berners-Lee的语义网,有什么不同呢?语义网的动身点是数据的规整及可反复被机器调用,提出使用语义化的内容宣布工具, 试图从规矩和技术尺度上使互联网更加有序 Google等搜索引擎,在没有语义网的情形下,绝可能的给互联网提供了线索 WEB2.0则是激励用户用最便利的措施宣布内容(blog/podcasting),但是通过用户自发的(blog)或者体系主动以人为核心(SNS)的互相链接给这些望似混乱的内容提供索引 因为这些线索是用户自己提供,更加符合用户使用感触感染互联网逐渐从以要害字为核心的组织方法和浏览方法,到以互联网用户的个人portal(SNS)为线索,或者以个人的思惟脉络(blog/rss)为线索的浏览方法WEB2.0强调用户之间的协作WIKI是个典范例子从这个角度望,互联网是在变得更有序,每个用户都在贡献-要么贡献内容,要么贡献内容的顺序.
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望法,还会有良多的讨论有一点可以确定,WEB2.0是以人为核心线索的网提供更便利用户织网的工具,激励提供内容根据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组织浏览的线索,提供相干的服务,给用户发现新的价值,给整个互联网发生新的价值,才是WEB2.0商业之道
http-//dev.yesky.com/486/2052486.shtml
参考文献-http-//dev.yesky.com/486/2052486.s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