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舆论环境分析报告》正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1-07-22 我要评论 挑错

   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涉及中国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舆论热点有哪些呢?日前,由注意力公关研究院与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联合推出的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舆论环境分析报告》对此进行了深度剖析。这份长达5万字的报告,对今年第二季度所发生的涉及企业社会责任、事件营销、网络公关、财经公关、危机公关、城市形象及名人公关等重大议题中的热点事件所引起的舆论环境变化及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对事件中企业的公关操作进行点评,并针对企业改善公关环境提出具体建议。

  第二季度《中国企业舆论环境分析报告》显示,本季度企业舆论环境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一是食品安全乱象丛生,企业自律、行业监管备受诟病;二是企业负面不断,加强声誉管理迫在眉睫;三是业内竞争日趋白热化,商战背后的利益博弈;四是信息不透明,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遭拷问;五是技术创新开启品牌体验营销新时代;六是城市形象塑造渐成体系,中国城市营销实践走上轨道。

  热点一:食品安全乱象丛生,行业监管岂能成真空?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问题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地触动消费者脆弱的神经。从早年的“苏丹红”、“孔雀石绿”、“地沟油”、“三聚氰胺”、“漂白面粉”、“毒大米”到近期的“瘦肉精”、“过期染色馒头”、“牛肉膏”、“塑化剂”等等,食品安全事故充斥了整个食品市场。

  塑化剂风波为本季度影响最为广泛的食品安全事故,被称为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其像滚雪球般愈演愈烈,波及大陆、港澳以及所有进口台湾食品的地区,且呈现出向各行业扩散的趋势,涉及饮料、保健品和药品等超过两百家厂商牵涉其中。

  此外,牛肉膏、染色馒头、小肥羊添加剂风波及雨润过期门等,纷纷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乱象的拷问。

  报告指出,化解食品安全信任危机,需要相关部门展现彻查非法添加剂的有力举措和坚定决心;同时对民众进行安抚,开展必要的食品添加剂知识普及。此外,企业要加强质量把关,遵纪守法建立诚信经营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共同构建食品安全“防火墙”。

  热点二:负面新闻频繁来袭,企业声誉管理迫在眉睫

  本季度,无论是国有控股还是民营控股公司都面临着许多负面舆情问题,而国企承受的舆情压力相对较大。

  继“天价吊灯”、“福利分房”后,中石化又深陷“天价酒”丑闻。在成品油价一路上涨的今天,中石化一边声称亏损,一边却被曝出大肆进行奢华消费。这些负面新闻进一步深化国企与公众的积怨。一方面公众要求国企要建立透明的财务机制接受监督;另一方面,国企应加强企业声誉管理,逐步消除长期以来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国家所有”的标签让国企具备更强大的资源吸附和掌控能力,随之公众对国企的诉求也增多,如更多的利益分配、更多的社会责任等。因此,一旦有针对国企的负面舆情产生,则很有可能激起公众更为强烈的反应。加强声誉管理,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已成为众多国企甚至民企的重中之重。

  除了饱受诟病的国企,作为文化圣地的故宫也接连遭遇“三重门”事件,失窃门、错字门和会所门将故宫推至前所未有的舆论漩涡。作为传统文化的堡垒,故宫不能散发出商业铜臭味;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更不能沦为财富的私人会所;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安保应更为森严,出现失窃实属不该。

  热点三:业内竞争白热化,商战汹涌利益作祟

  本季度,王老吉红罐绿盒之争在业界闹得沸沸扬扬。由一个商标引发的“舆论战”,其背后的竞争格局逐渐浮出水面:一个身世复杂的王老吉,两个利益集团的掐架,三家王老吉制造商,四股力量博弈。

  为了商业利益,昔日相互提携的广药集团和加多宝集团不惜撕破脸皮大打口水仗。“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用在企业身上相当恰当的。究竟谁是谁非,外界至今仍难以判断。而王老吉这个中华老字号品牌能否摆脱困境才是公众和消费者密切关心的话题。

  另外,鲁花、金龙鱼“诽谤门”之争也引起了业界的一片哗然。这是继蒙牛、伊利恶性公关后又一起同行“恶性竞争”的商战。由此可见,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波涛汹涌的商战背后实质是利益的博弈。

  热点四:公信力缺失,中国慈善事业遭拷问

  本季度注定成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不平静”的时期。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首善”陈光标继被冠以“暴力慈善”后,又陷入诈捐风波。而长期以来负面不断的中国红十字更是被卷入“郭美美事件”的舆论暴风眼。

  高调、张扬的“中国首善”陈光标,一直以来都是慈善界的话题人物。但这次捐款风波得到的不是夸奖和赞扬,而是质疑。极强的行动力、极具传播效果的行为和极高的上镜率,陈光标的善行之举未免有炒作之嫌。但公众质疑陈光标的背后,实质是对国内不成熟的慈善文化和慈善制度的批判。

  促使全民围观的并不是郭美美炫富本身,而真正刺痛公众的是一颗伤不起的善心。缺乏公信力的红十字会仍在自我救赎路上举步维艰。

  报告指出,中国的慈善事业需要成熟的慈善文化和完整的慈善机制保驾护航,只有专业化、透明化和规范化才能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热点五:技术创新引领品牌体验营销时代

  如果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对我们而言,将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场景。随着技术的革新,公众获得信息的载体越来越立体,消费者已不仅要满足听、看获取信息,更希望得到全方位的感知体验。

  AR(增强现实工具)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难题。AR真正实现了完美品牌体验的一切需求,它可以最大化的创新呈现现实,使消费者游历于虚拟现实和真实之间,获得真实的视听感官体验,让消费者留下美好的品牌印记。

  在国外,AR应用到公关营销已经越来越成熟,譬如联合利华AXE“天使”降落机场大厅、IPHONE终端飞舞的蝴蝶等等。在中国市场,AR技术将进入导入期,体验游戏、营销、会展、传媒等范畴将率先试水。该技术将为SNS、地图、电子商务、批发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此外,微博的蓬勃发展也为企业开展公关营销提供一种新路径。

  热点六:城市形象塑造渐成体系

  近年来,随着城市营销意识的觉醒,中国各地城市越来越注重城市形象塑造。但由于对城市营销概念认知的混乱以及种种实践误区,中国城市形象建设者往往将城市营销简单等同于城市推销、城市促销甚至“打造城市名片”,并陷入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陷阱。

  东莞借城市LOGO打造活力形象;深圳借多元文化符号重聚世界眼光并巧搭大运会平台,向国际社会宣传推介深圳;而成都借《功夫熊猫2》“精细植入”,用熊猫策略打造成都城市形象。这些城市营销实践都经系统规划并结合自身实际的城市品牌建设举措,大大提升了城市软实力。

  点击查看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舆论环境分析报告》专题:http://news.chinapr.com.cn/special/ylbg2011Q2/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如转载您的文章未标注版权,我们将予以改正!;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2021企业如何布局数字营销、抢占市场先机?

    2021企业如何布局数字营销、抢占市场先机?

  • 深度剖析2019年快消数字营销九大趋势

    深度剖析2019年快消数字营销九大趋势

  • 蓝色光标2018营收231亿同比增长超5成,2019一季报

    蓝色光标2018营收231亿同比增长超5成,2019一季报

  • 数字营销行业重新洗牌,2019品牌营销该如何突围

    数字营销行业重新洗牌,2019品牌营销该如何突围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