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专业毕业人才不好找工作 一方面是行业优良人才紧缺且流动频繁
陶然前些日子一直在为9月10日“西湖论剑”的消息传布繁忙,“克林顿和海内良多公司的CEO都来了,不能出什么闪失一方面是媒体邀请,另一方面,和新浪网等几个门户网站磋商网络直播细节的事情也很主要”作为淘宝网公关部经理,绝管并非科班出生,但因为有在媒体工作过的阅历,陶然每天的工作繁忙而有序
跟着对外推广形象、营销产品及辅助公司度过危机等各项工作越来越主要,像陶然这样从事公关工作的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人群但公关行业的高速发铺却带来了公关人才匮乏的新问题业内人士称,目前公共关系的专业教育相对单薄、与实际脱节,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的岗位需求中,公关行业一直高居前几位,人才需求率始终坚持着每年30%的增加率“我在公关行业干了快20年了现在,这个行业发铺很快,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缺少足够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近几年,猎头公司到处挖人”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副总经理迟小焱说
据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05年初的调查统计,2004年中海内地公共关系服务市场年营业额超过45亿元人民币,较2003年的33亿元增加超过36%,公关公司数量超过2000家,从业人数超过两万人前十位国际公关公司和前十位本土公关公司的人员流动率分离为12.8%和13.8%
与市场的高速增加相对应的是,从业人员中专业毕业人才仅为千分之一公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好找工作-公关公司又急切须要有实践经验、实际操作才能的优良人才,有专家剖析,海内公关教育相对单薄是导致公关人才紧缺和流动频繁的一个主要原因
据了解,目前海内只有少数高校开设公共关系学系诸如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虽然设立了公关专业,但仍处于试点阶段此外,海内公共关系教材的编写不少是以国外教材为底本,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说-“学生上课学的都是外国案例,将来怎么可能很快适应本土公关公司的须要?”
师资不足也是影响公关专业人才培育的一个主要因素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李兴国对此感触感染很深-“全国各地都有企业来请我去上公共关系课,有时一天要跑好几个场子这阐明人们都在器重公关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阐明专业教师是多么缺少”
公认最威望的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是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于1978年提出的-“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它剖析潮流、预测潮流,为组织引导提供决议计划咨询,执行既有利于组织又有利于公家的行为规划的艺术和科学”在李兴国望来,“优良的公关人才,应当是全才”陶然则以为,通常把公关定义为“吃、喝、拉关系”实际是一种严峻误会,不外,“要做好公关这一行,交真正意义的朋友确切很主要”
迪思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总裁黄小川在招聘员工时,“首先望重的是沟通才能,如何有效地与人交换-其次是学习才能,能否很快适应这个行业、了解市场、有效地辅助客户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悟性’-最后是策略创意才能,有很好的灵感,将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要解决公关人才的供需矛盾,郑砚农以为,高校教育的方面,要激励公关从业人员介入编写海内本土教材,使学生能通过书本了解海内现实和市场环境-教材既要注重原理的讲述,又要加大实践知识的比例,增开案例剖析等实践性强的课程-还要激励高校与企业合作,使在校大学生有机遇加入公关实践运动,产学联合“这样,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具备了必定的实践经验,可以直接入入工作流程”从公关公司的角度望,员工的专业培训必不可少“公司招收员工时强调他的行业背景,”郑砚农说,“但要发铺成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公关公司,必需注重员工的专业培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