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O上有《长恨歌》?那我马上删掉”这是广州数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CEO姚鸿昨天听到他的P2P(Pere to Pere,点对点)平台上有盗版影片时的第一反映
姚鸿的反映并不夸大10月24日,作为百代唱片中国区代办署理的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姚鸿的同行北京飞翔网音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缘由为飞翔网平台上有59首未授权歌曲目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这一全国首例涉及P2P的侵权纠纷案
“我们没有事先通知飞翔网”步升代办署理律师对《每日经济消息》说国际片子和唱片巨头在国外掀起的针对P2P的诉讼大潮,目前已悄然扑向中国互联网业
P2P遭受诉讼大潮
昨日,几大门户网站不约而同地把一则消息放到了头条,即“全球首例BT侵权案裁定罪名成立”这一消息显示,10月24日,香港一男子因应用P2P软件在互联网上非法发放3部版权片子的“种子”,被香港屯门裁判法院判断罪名成立并即将判刑
BT(BitTorrent的缩写)是当前最流行的一种P2P软件P2P是一种网络共享方法,下载文件的人同时也是文件提供者,下载的人越多,速度就越快,下载速度没有限制,是目前最幻想的大范围传输方法“种子”则是对第一源文件的称呼,指P2P平台上的完全文件档案链接,其他用户通过该文件可主动找到提供文件下载的电脑并入行下载
网络法律专家赵占据指出,P2P四种主体涉及侵权,包含软件平台提供者、种子提供者、下载者和种子汇聚宣布网站
唱片和片子巨头在美国早已开铺了针对上述四类主体的大范围维权行动几年前,美国唱片工业协会针对mp3.com和Nasper两大音乐P2P平台动员诉讼大战,迫使其关门-去年,通过法律手腕迫使100多家大型BT种子汇聚宣布网站永久关闭
因为BT个人用户下载即传播的行动直接构成对著作权的侵略,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去年大范围起诉使用P2P软件下载音乐的个人用户当BT个人用户面临直接的法律要挟时,多数人都会选择废弃使用BT
“在美国,唱片巨头针对BT的官司大多数取得了成功”赵占据表现,他们把诉讼移到中国事必然的潮流
巨头在中国挥起版权“大棒”
飞翔网遭到起诉是因为其P2P平台“酷乐”(Kuro)2000年至今,飞翔网发铺用户已超过230万Kuro提供BT平台而非提供歌曲起源,每用户每月收取软件服务费20元
业界人士以为,Kuro成为被告是因为其收费模式上海天闻律师事务所律师庄舰兵操刀了对百度和Kuro的诉讼“Kuro对服务收费与否,不是侵权成立的必要前提”他昨日在接收《每日经济消息》采访时表现,选择起诉Kuro重要基于以下几点斟酌-Kuro使用的是第一代P2P技术,种子文件很容易寻找取证-Kuro具有比拟典范的意义
“我们不会和解,必定要发明一个判例”庄舰兵表现,有了判例后,以后维权就相对照拟容易
这只是百代在中国起诉BT类软件的第一步据悉,天闻将结合全国的律所,为版权人铺开一系列诉讼“针对四种(类型的)侵权,我们都要铺开诉讼”庄舰兵特殊提到,天闻正在替百代寻找一些个人用户下载行动的典范案例,只要通过技术手腕检测到个人用户有下载行动,提起民事诉讼并不难题
P2P商业模式何去从
在姚鸿望来,目前P2P存在的收入模式有-“电驴模式”(电驴是最有名的P2P软件之一),对软件收取使用费,Kuro就是这种模式-网络广告,现在姚鸿旗下的POCO收入重要靠广告,因为POCO流量大,把广告内嵌到软件中就可实现收支平衡
“但这两种都不是真正的商业模式”姚鸿表现,P2P必定要靠内容收费能力大范围盈利而在等到大范围盈利前,P2P须要在诉讼中存活下来
9月,美国的BT软件开发者获得了一笔875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投资者盼望能将BT下载软件打造成一个商业多媒体宣布平台此前,POCO获得了IDG的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
IDG合伙人周鸿袆昨日对《每日经济消息》表现,P2P技术极受用户欢迎,但版权争议确切太大,他们也是尝试一下
POCO用户众多,不乏存在版权问题的文件,靠什么规避风险?”我们没有种子,在平台上省去种子这一环节,用户直接交流文件”但姚鸿强调,其实重要目标不是为了规避风险,而是为了用户传播更为便利
赵占据表现,在受到围剿的同时,P2P也正产生变化,美国已经呈现种子隐藏性极高的BT软件
姚鸿表现,只要版权人通知POCO,POCO必定会屏蔽非法文件,之前已有美国片子公司找过POCO但如果屏蔽后用户通过POCO上的即时通信软件自行沟通,法律风险就要用户自行承担
“POCO正尽力对内容入行收费”姚鸿说,但内容必定要正版化目前,POCO上50%的流量是正版杂志发明的,而姚鸿正到处追求购置版权内容的机遇
“买断或者分成都可以”姚鸿表现,POCO会对正版内容入行数字版权加密,用户只能在自己的PC上使用密码观望而并不能传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