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周元晖-与国际接轨的本土营销传布大鳄

发布时间:2009-12-20来源:互联网 编辑:小关

  办公桌上赫然摆着一只被啃得坑坑洼洼的苹果,只吃了一半把记者领入自己的办公室后,周元晖甩下背包和一个字——“坐!”便有事临时走开,像阵风般行为敏捷
 -
  午后的阳光照在摆得到处都是的卡通玩具身上,靠墙的白板吊着一个皮影戏工艺品,光透过去,映在板上的是一名骑着马的古代将军,气势

  不一会儿,周元晖归到座位上,抄起那半只八成是上午吃剩的苹果“咔”地咬了一口,“那咱们开端吧”

  带领着几百人的海天网联创始人及总裁周元晖,从印刷、设计做起,用11年敏捷将一家几个人的小公司,扩张成一家具影响力的全国性范围的公关公司,并且其引领的整合市场营销更是代表了一个全新的业务范畴和发铺方向

  而据中国国际公关协会颁布的最新2005年行业调查讲演,海天网联继承在2005年度“综合实力十强”公关公司以及“十大公关品牌排行榜”中位列前茅

第一个大客户就是IBM

  在海天网联的办公区驻足的每一个人都印象深入,从特立独行的设计到各个空间区隔的陈设,都更像一家国际性的大公司,一不留神,擦肩而过的女人员,没准就是一金发碧眼的正宗老外……

  不外海天网联着实是一家本土公司,令所有在华跨国同行都不可小觑的是,没留过学的周元晖,却凭着这家本土公关公司,紧紧控制着散布于IT、电信、汽车等行业的一大量国际级的客户,这就足够让其他同行眼红的了,更何况海天网联仍是本土公关公司中第一个年营业额过亿的企业,2005年更到达1.45亿元

  海天网联被烙上的国际化公司特质,从何而来?

  “国际化这条路迟早谁都要走的,”周元晖说自他1995年创建始,海天网联就开端接触国际性的IT公司,而且第一个大客户便是IBM,周元晖说当时公司很小,只是为客户做一些设计印刷方面的低端服务

  之后海天网联的客户逐渐增多,而且多是美国公司,“我们从老外那得到的不仅是利润,还学了良多文化和管理上的东西”他说,“着眼于未来,我更望重的是国际专业人才与本土精英快速融会所形成的合力”

  公司一位老同事这样评价周元晖——称他擅于学习,汲取别人的优点,整合周围资源,所以做事常常能超出他本身的能量而周元晖自己说,他总想要做到比预想目标更好周元晖认为海天网联现在的发铺,只是靠着业务运营来挣钱,而离品牌运作还有差距

  打响海天网联的品牌,像跨国公司一样靠品牌来体现公司价值,是他对公司发铺的梦想如今海天网联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设有分支机构,现有员工总数约240余人,已经有相称的范围

第一次胜利转型

  1995年,27岁的周元晖分开父母的公司,独立出来创业起初他跟几个合伙人假想,能否给外企提供办公用品,但没想到,从公司成立头一天起,一次办公用品都没做过,倒是开端入入印刷设计等服务范畴,他笑道,“要说当初有什么发铺战略,绝对是没有”

  当年一个朋友去美国念书,临走前给周元晖定位说,“您就好好做个小业主吧,做到20多人的小公司就行”他心想现在才几个人,能做到20多人也不错了

  不外后来的发铺完整出乎周元晖的意料,从起初为外企做设计、印制信封,从最底层的业务做起,逐渐开端接到巡铺或产品推广的业务,公司居然敏捷滚动做大,到1996年底的营业额是700万,“当时自己都吓了一跳”

  周元晖也感到自己荣幸,如今他剖析当年的最初胜利,说恰巧做的都是一些IT外企的服务项目,尤其是知名品牌如IBM、思科公司等,这开端的积聚让海天网联后来的业务慢慢去上延长至高端服务奠定了基本,而迅猛发铺的IT业又是公关需求量最大的行业之一,周元晖无意中乘春风将海天网联敏捷发铺扩铺

  胜利的无意偶尔中也有必然,这与周元晖从一开端就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大品牌的客户,是分不开的,“直到现在,我都保持说,海天网联是会挑客户的,”周元晖列数自己的客户名单,大多都是品牌知名度极高的跨国企业

  1999年,对周元晖和增添敏捷的海天网联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一天,当年去美国念MBA的朋友归到北京,来望周元晖的公司,当时的海天网联有30多人,年营收已达3000多万,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这时朋友问了一句,公司做得不错,下一步的发铺方向和规划是什么?

  周元晖不认为然,说哪有什么规划,这几年公司业务飞快增添,也没感到须要什么规划

  当时他也赚了不少钱,恰是少年青狂时,又爱车成癖,喜欢极速体验,买了辆100多万的跑车,斗志昂扬却没想到大难临头,一场车祸让周元晖头破血流,翻车那一霎时,他想-我周元晖也有今天

  保得一条生命的他住了40多天病院,这才静下心来揣摩朋友的话,一时光心里触动极大,“当时头一归意识到要开端揣摩公司的业务发铺方向了”

  出院后周元晖找来咨询公司,开端为公司业务重新定位,规划内部管理海天网联很快入行了业务调整,“30万的咨询费,花得非常值,完成了首次业务定位,还把公司的资源导向下一个利润增添点”周元晖说,到2000年底,来自运动的收入首次超过了印刷“海天网联的品牌有70%是靠胜利的运动管理树立起来的”言语间,他很得意于当时的及时转型

  总结得失,周元晖更喜欢现实和理性的方法来把控企业,虽然车祸之后,他依然狂爱极速飞车,不外如今他很自负自己驾驭方向盘和刹车的才能,“把好方向,该踩油门时就踩,该刹车就及时刹车,正确带领公司前入”

第一平衡境界

  周元晖认为海天网联能有今天,管理核心的相对稳固至关重要而恰恰是管理核心的一个波动,给公司带来了一次痛苦的磨砺,而周元晖当时不得不独力支持大局

  2001年中期,初始创业时的五个重要创始人之一,也是公司主管业务的骨干,突然因个人原因退出海天网联,而这将严峻影响当时公司的业务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令周元晖措手不及,当时他潜心于公司发铺战略及内部管理,对详细业务接触甚少,“当时我给自己定位是自己并不合适做业务,”这一来令他非常被动,加上与美国公司组建合资公司的会谈同时也在入行,周元晖一时感到自己面临多重压力

  “太突然了,这让我很狼狈,”就像是瘸了一条腿走路,但他不得不疲于奔命地硬扛了下来,最终仍是跟公司同事一起度过了这个难题的阶段,“现在归头望,却刚好是当时的这道坎帮我更快的成长起来,我感到至少让我长大了七八岁吧”

  周元晖笑道,经由这次危机,他对自己的自负念更强了他自认性格乐观开朗,遇事会积极地去望待

  海天网联的一位副总在与记者聊天时,说Mark(周元晖的英文名)近年脾气改了不少,变得更为包容了

  而Mark则把包容作为海天网联企业文化的一个因子,并称自己的变化是更成熟了,脾气则比从前平和,“大多雇员都愿意跟着有亲和力的引导工作,这个人的气量气度有多大,企业就能做多大”

  Mark对公司名字很得意,“海天网联”——海不厌阔,天不厌高,他说明说,而公司每年组织旅游,都会到海边,让大家去感触感染大海的广阔

  “其实所有人都想飞,但独一能让您有翱翔的感觉,就是在水里”曾飙车开过时速240迈的他居然也很留恋在水里游泳的感觉,“开车倒没那种自由感,在水里没有那么快,但真是像在飞”

  Mark盼望自己的工作和生涯能到达一个相对平衡的境界除了喜欢享受驾车的乐趣,还喜欢摄影,想驱车去西藏、新疆……他长叹——“现在已经变成梦想了,我最缺的就是时光,太缺时光了”

  但繁忙让他连苹果都没工夫吃完,Mark感到自己走不开,“如果真的扔下一切去玩,让同事们辛劳工作,我真的会有犯法感!”这时,Mark又是个性格中人

第一时光到现场

  守车人在车外喊道“好啦”,但Mark仍是娴熟地倒着他钟爱的橙黄色陆虎越野车,叨咕了一句,“那不行,把车泊歪了多丢人!”

  这场景正符合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完善主义者”,他称完善主义和幻想主义不一样,幻想主义者会活得很累,而他只是请求绝量做得更好一点,把细节做得更到位一些

  其实他想强调的是细节公司的同事说起Mark,也都吐着舌头说,他注重细节的落实

  有时海天网联为客户筹办的大型运动,不经意地Mark就呈现在现场,“每个运动都须要有Big Idea,但最后把这个主创意完整实现,还不得靠细节去体现?”他说

  Mark举了一个例子,仍是在2001年,当时两家大客户的业务量都在降落,海天网联自身又遭到核心成员分开等因素影响,想要继承实现增添,就必需拿到新的大客户

  当时Mark安排了一个小组,圈定全球最大的一家芯片厂商,花了一年的时光跟入,“当时做了良多功课,也没有给我们任何业务,但我们针对客户可能的需求,写了良多规划”当年介入该项目标一名员工归忆

  “就得放长线,钓大鱼,就得仔细地做交换,规划写了至少有一尺厚” Mark说,到年底,终于胜利地拿到了该公司当年最重要的一个产品的宣布会项目,入而业务逐渐增添从最初三四个人跟这个项目一直到今天,海天网联为这个客户服务的团队已经到达40多人,分离散布在京沪穗三地

  而今年最让Mark开心的,仍是最近签下的汽车客户——法拉利和玛莎拉蒂,作为顶级跑车的发烧友,他对公司攻下这两个客户非常满意,而之前已经有了陆虎和捷豹

  Mark很清楚地描写着海天网联在行业中的定位——要做具有国际化特点,立足于中国市场,值得信任的市场营销服务合作伙伴而他所面对的直接竞争对手,“只会来自于国外入来的大公司,以及即将和国外合作的一些本土公司”


大家都在评 挑错 如转载侵犯版权将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