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跨国制药巨头在华捐赠吝啬吗?

发布时间:2009-12-20来源:互联网 编辑:小关

今年是默克、辉瑞等跨国制药巨头入入中国市场的第10个年头,而葛兰素史克、诺华、百时美施贵宝等公司在中国也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20多年间,外企老板们个个喜逐颜开,因为他们不断地从中国市场中发掘出了一桶又一桶的金子,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不外,他们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没忘却将自己在本土沿袭多年的传统——企业捐赠、社会慈善等社会公益理念带入中国,向中国社会各界捐赠物品、资金这些企业出版的纪念册、宣扬册,也都无一例外、不厌其烦地将他们所做的社会公益运动逐年逐项列出然而,在对照了相干数据后,人们却不难发明,这些跨国制药巨头在华捐赠的数额与他们在华所获得的利润比拟,与他们在全球和本土的捐赠比拟,都显得比例太小,给人的感觉是太“吝啬”了跨国制药巨头在华的捐赠真的是“吝啬”吗?他们为什么会变得“吝啬”?如何望待这种“吝啬”?记者走访了一些跨国制药巨头以及海内对此有研讨的专家学者

“吝啬”的捐赠?

 - - - 1994年9月,辉瑞公司向辽西水灾地域捐赠了价值24万元人民币的药品-
 - - - 2000年7月,辉瑞公司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7.6万美元的药品-
 - - - 2003年6月,辉瑞公司向大连CDC捐赠了6万美元,用于大连市的20所小学的30000名学生开铺乙肝预防宣扬......
 - - - 《辉瑞十周年》的纪念小册子中写到-10年内辉瑞公司在华所介入的社会捐赠项目一共有29个,累积460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有5个项目共280万元是在公司涉足的药品、医疗服务等范畴以外换句话说,辉瑞公司10年间对中国社会公益捐赠中的94%同其产品、医疗服务相干,如1998年、1999年两年一共向卫生部捐赠1000万元用于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运动在葛兰素史克、诺华、百时美施贵宝、默克等公司的相干资料中,记者也望到了相似的内容-葛兰素史克公司对中国公益事业的捐赠大部门用于其药品相干范畴的健康教育运动、学术研讨以及学科建设,小部门用来赞助贫困儿童和抗震救灾众所周知,葛兰素史克是世界出产流感疫苗的三大厂家之一,2002年他们为300个家庭捐赠1000支流感疫苗,2004年又与中华预防医学汇合作,赞助实行中国疫苗接种普及运动诺华公司的捐赠中,除了每年4月举行的“诺华公益日”运动和救助特别儿童外,其余1.2亿元人民币几乎都用在其研制新药、药品等范畴

 - - - 最让人吃惊的仍是,记者从一些跨国制药巨头的年度讲演里发明,他们对中国公益事业的捐赠款项,在其全球的企业公民政策里,仅据有微不足道的份额葛兰素史克公司2001年的年度讲演说,2001年该公司一年内就拿出了税前利润的1.6%,即7200万英镑(折合10.8亿人民币)赞助慈善事业葛兰素史克入入中国市场的20年间,对中国公益事业的捐赠总共仅有3亿元人民币而仅2003年这一年,葛兰素史克在中国及香港地域就有37亿英镑的销售总额,排名全球分公司的第三位百时美施贵宝公司2001年对全球捐赠到达2.56亿美元(折合20多亿元人民币),可到目前为止的20多年间,其在中国的捐赠总额也只有2600万元人民币

“吝啬”的理由

 - - - 诺华公司相干人员否定了公司捐赠数量与在华经营额之间的接洽她说,决议捐赠数量标要害还在于中国事否具有他们感兴致的问题

 - - -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媒体公关部肖伟群告知记者,公司慈善款项的重要捐赠渠道集中在与医药相干的范畴除了从全球的不同国度中选择合作伙伴、关注该国的疾病状态外,还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令——在最贫穷地域和某种疾病的高发区,开铺一些详细项目标合作此外,他们还赞助像中华医学会这样的一些非政府组织,向其提供人员培训、资金声援等运动这些捐赠项目,均由所在国的子公司依据该国情形上报给总部,总部再将所有的项目集中核查,最后拨款给最有价值的项目因此,她说,慈善资金的分配只与项目内容有直接关系,而不存在国度之别

 - - - 记者从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公司的相干人士了解到,该公司每年的固定捐赠范畴,包含医学研讨、妇女儿童事业、医学教育、抗艾滋病等范畴与这些内容相干的项目,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有一个长线的捐赠规划施贵宝在全球的各个子公司如果发明有意义的项目,就可报送给总部审批,及格后即能实行,以此作为长线捐赠的弥补至于面对在中国20多年捐赠总计才2600万元人民币、2001年一年内该公司全球捐赠额就到达2.56亿美元(折合20多亿元人民币)两者的悬殊为何这样之大的问题,该相干人士并没有归答

捐赠的初级阶段

 - - - 如何望待跨国制药巨头在华捐赠的“吝啬”现象?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讨中央副主任杨团告知记者,企业慈善、企业捐赠等概念是20多年前国外企业最流行的口头禅,学术上将这些概念统称为企业公民政策,即指企业在社会中生涯、应用社会的各种资源,为自己赚取利润,它同人一样有了社会属性,本质上等统一个公民因此它应当承担必定的社会义务,以归报于社会,并为自己获取良好的社会口碑据她介绍,这些社会义务一般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企业要遵照本国各类法律法规-二是企业要保证其产品质量-三是企业要为推进社会发铺做贡献国外不少企业用这三个层次的请求督匆匆自己做一个社会好公民跨国公司一般也将这些理念带入投资国因此,近年来中国的慈善捐赠会议上,常常呈现跨国公司唱主角的现象

 - - - 杨团说,第三层的义务是对企业好公民的最高请求,例如忘我的声援贫困地域人民、用于社会改革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并非任何一家企业都能到达这一层面的请求现有不少企业应用第三层次最为圣洁的社会义务,为自己牟利、赚名气,如以捐赠的名义,将库存、过时的产品统统抛出去,把社会当作垃圾站曾经有过一个公司给急需抗艾滋病的地域捐赠壮阳药,这种牛头不合错误马嘴的捐赠委实令人哭笑不得因此,她以为,评价一个企业的慈善捐赠是否真正为人类谋福利,不能用数额、市场价钱等数据情势去表现一个优良的企业公民应当具备这样五个前提-一是企业捐赠款项纳入到企业每年的财务预算中-二是有必定的组织,例如慈善基金、公关部等来管理这笔款项-三是企业捐赠要有一个明白的方向、目标、定位-四是动员企业职工介入到企业慈善运动中去-五是重点项目必需放在社区她重复强调说,企业捐赠项目是否入入社区至关重要,因为社区是21世纪以后人们最重要的精力和生涯家园,企业要体现关爱人民、为社会发铺做贡献的社会义务,只有对社区的捐赠才最能阐明企业公民政策的忘我、公利性

 - - - 用以上五点去权衡几家跨国制药巨头的捐赠行动,可见他们的捐赠内容里没有涉及到声援社区这一条杨团也遗憾地说,不少外国企业基本没将捐赠的关注点放在中国社区,他们选择的多数捐赠项目都是与自己产品相干的项目,这还属于慈善捐赠的最初级阶段在捐赠传统发铺了几十年的国度,企业的这种不单纯的捐赠现象已不多见了,不少企业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与自己行业不相干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范畴

如何让企业“慷慨”起来

 - - - 知名公司的外国总部都有一套非常科学、严谨的社会慈善捐赠系统据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讨会常务副会长张笑宇介绍,成熟的外国企业都会从利润中抽取必定比例作为慈善捐赠基金,由专门部门对每一个捐赠项目入行评估、调查、预测其能发生的最大社会影响力,而决议如何实行因此,设立社会慈善基金已经逐步演化成企业的一项战略目标,这是企业财政预算的一个组成部门,企业也将之望作其不可缺乏的内动因素

 - - - 但这些有着“企业公民”传统的外资企业,为何入入中国市场后,就对自己的“战略目标”改弦易辙?杨团的课题组在对上海地域企业捐赠的一项调查中发明,外商投资(包含合作)企业没有对社会捐赠的比例高于内资企业,外商投资(包含合作)企业以为捐赠“没有必要”的比例也高于内资企业

 - - - 张笑宇和杨团都以为,外国企业对中国公益事业捐赠数额比其本土的捐赠数额少,是完整可以懂得的但是,捐赠数额的差额过大,不能不阐明一些问题他们剖析到,中国传统文化把慈善望作是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力,如“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完整可以由自己选择是否行善国外的社会气氛则已形成这样一种理念,慈善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义务,企业和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有任务以慈善来归报社会而外企在中国大区的管理者多数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让他们并不太在意企业公民政策这方面的内容他们甚至还会有这种设法主意,向总部汇报捐赠项目,害怕别人会以为是向总部伸手要钱,因此,担忧企业介入捐赠太多会得罪外方,不愿意“节外生枝”此外,中国的一些政府部门提出了许多外方预算范畴外的慈善赞助运动,这与外方已经有的一套严厉的慈善捐赠轨制化章程相抵牾,也引起他们的反感,以为没有必要通过捐赠向政府再缴税了

 - - - 而文化传统的培养、捐赠气氛的营造,最须要的还要靠详细、明晰的慈善捐赠方面一系列的导向性法规据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介绍,发达国度之所以有良好的社会捐赠气氛,一方面有赖其公民的慈善公益意识和道德水准,另一方面依赖其完美的政策法规其中,他们最有效的搀扶政策,等于通过税收轨制,对慈善公益捐赠减免税收开征遗产税、所得税、赠与税,乃至特别消耗税等款项时,对慈善公益事业的积极介入者都有税收照料和优惠因此,他以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铺、气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国度通过税收杠杆的倾斜,鼓励大家积极介入社会慈善事业绝管2001年,财政部、国度税务总局结合发文,对公益、接济性捐赠的优惠政策做出了明白划定,但至今还没有很好地落实所以,政府有关部门要绝快完美和真正落实慈善事业的税收政策,用以激发企业和个人介入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 - - 张笑宇也提到,国外政府对企业的慈善捐赠导向,形成了捐赠的社会气氛,没有一家企业不树立一套完美的慈善系统如果一个企业不介入到社会慈善运动中,不仅失去了社会位置,也丢失了企业形象迫于压力,这个企业也不得不介入社会捐赠而目前中国的现状是,慈善捐赠没有政策束缚,没有社会气氛和鼓励机制,不少跨国公司就伺机钻了我国政策缺点的空子,他们不会去尽力寻找新的捐赠项目,也不关注中国的国计民生他告知记者,国外在颁发药品、烟酒等特许经营证书的时候,明白请求经营者必需承担必定的捐赠项目,通过政策束缚企业必需依法捐赠,“人鸣人干人不干,政策鸣人干人必干”


大家都在评 挑错 如转载侵犯版权将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