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质疑电信欺诈、乱收费名堂百出
发布时间:2009-12-20来源:互联网 编辑:小关
“电信收费中的欺诈现象名堂百出,不断翻新,让用户防不胜防,既侵害宽大用户的好处,也捣乱了电信市场,成为社会公害”全国政协委员陆锡蕾说起电信乱收费现象捐躯愤填膺
超六成用户遭遇过乱收费
陆锡蕾委员说-“据调查统计,全国60%以上的移动电话用户和小灵通用户遭遇过电佩服务欺诈性收费平均每年每门30元,照此比例估算,全国每年发生的电信欺诈性收费高达70亿元以上能够通过投诉或诉讼获得返还的数额微乎其微”电佩服务欺诈性收费为何能够屡屡得逞?陆锡蕾委员说,首先电信运营商为信息服务商提供服务时收取15%左右分成的“行规”,使得电信运营商与信息服务商之间形成了共同好处,入而使得电信运营商迁就、放荡信息服务商的非法行动
其次,电信乱收费的违法成本过低好比,一个几元的信息服务项目,代扣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用户后,获利甚巨但只有少数用户会查询发明,只有更少数的用户会投诉索赔,在投诉索赔入程中能够保持下来的用户更少,从而使得这些非法行动的赔偿风险很低
建议群发短信视广告宣布
陆锡蕾委员表现,国度有关部门在解决电信乱收费问题中应当鼎力作为他建议,信息工业部及时制订相干条款,明白划定电信运营商不得代扣基础电佩服务费用之外的任何费用,不得以“缴费方便”为理由,保持使用代扣“基础电信费与信息服务费混合缴纳”的缴费方法
司法部门对于电佩服务中的欺诈行动,应视欺诈范畴和欺诈金额,追究义务人的刑事义务对已判断的欺诈乱收费行动,应判令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商向用户退返费用并予以赔偿,并强迫执行
工商管理部门对于电佩服务中的群发短信、群发语音信息等,应视作广告宣布要对其宣布主体、宣布内容、宣布范畴履行严厉核定,未经核定的,电信运营商应承担义务
电信欺诈性收费六种方法
·“隐形”未接电话,假装信息服务下骗局良多手机用户会常常发明有生疏的未接电话和短信用户若归复,便会被强迫订购某些服务-而某些生疏电话则是海内或境外暖线假装成海内普通号码,消耗者一旦归拨就会发生巨额费用
·欺诈短信强收费手机总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用户若不撤消订制,免费短信几天后就会转为收费
·手机注册设玄机一些用户在手机注册时获得免费服务的一些网站,会被一些不法经营者悄悄地强迫订制一些高额短佩服务
·“无原则”为信息网站代扣信息费无论何种服务、无论是否存在服务,只要用户没有发明或没有投诉,电信部门都不作任何审讯,先为信息网站代扣信息费,然后和信息服务商分成
·用户被强迫接收服务电信运营商不断设置新的服务项目,向所有用户开通,请求不接收该项服务的用户撤消,而用户基础无法及时知道、及时撤消
·不明收费,金额多在几元或几十元,大多数用户害怕索赔费时费力,只好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