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消耗者质疑-SK-Ⅱ标识为何中外不一

发布时间:2009-12-20来源:互联网 编辑:小关

宝洁SK-Ⅱ标识中外不一,海内未标注氢氧化钠成分

  在南昌市工商局颁布检测成果之后,宝洁SK-Ⅱ事件望似告了一个段落,然而事情并未真正走向镇静

  本周,除江西消耗者的诉讼代办署理人唐伟对南昌有关检修机构关于SK-Ⅱ检测成果的公平性入行质疑外,多个消耗者打电话到本报,对宝洁在化装品标识上体现的尺度不一的立场表现愤慨营销专家由此评价以为,作为一个严正的、有公信力的企业,理应器重中国消耗者的知情权,而宝洁因中国未有成分完整标注的明白划定而简化了中文标识,显然有失跨国公司的义务风范

“中国未请求全体标注”

  在SK-Ⅱ风波中,公家均把关注焦点集中于配方中的氢氧化钠成分问题

  对此,宝洁在上周五宣布的公开信中再次重申-氢氧化钠是化装操行业常用的成分之一当该成分用于调节护肤品的PH值时,中国及日本、美国、欧洲等市场的相干法规均不请求在产品包装上有特别警示标识对于为何中、日文标识不符,宝洁以中国有关部门并没有请求将产品的成分全体标注出来、企业就有权力选择标注的成分作为阐明理由

  对于宝洁的阐明,一位王姓消耗者打电话至本报称,《产品质量法》第28条明文划定,中文阐明不予以成分标注则侵略了中国消耗者的知情权“也许卫生部门并没有请求企业在产品上全体标明其构成成分,但是在外文标识标明了成分,为什么一到中国,就不标注成分了,中国消耗者的知情权岂非就不应当尊敬吗?”就此,该王姓消耗者以为,宝洁在化装品标识上体现的立场不一,显然是合法不合理

海内化装品细则缺位

  此外,业界专家亦以为,宝洁SK-Ⅱ风波除了使其在消耗者心目中的诚信形象大打折扣外,还凸显中国相干法律缺位

  一位长期使用宝洁玉兰油的消耗者指出,宝洁在国外销售玉兰油,其包装和品质都比海内好对此,化装操行业资深专家萧何以为,这表明了一部门跨国公司经营中国市场的立场-他们并没有对发达国度市场和发铺中国度市场一视同仁这也阐明了中国的立法不如发达国度过细、明白

  据悉,目前中国化装品成分规范还停留在2002年的程度,许多划定未得以即时更新对此,萧何以为,化装品巨头在器重中国通路变化的同时,理应关注中国消耗者素质的变化,否则,长此以去将酿成整个行业的信赖危机

  消息归放 唐伟-SK-Ⅱ只做了常规检测

  江西消耗者诉讼代办署理人唐伟以为,南昌市工商局委托的江西省有机化工厂产品质量监视检修站只不外是行业检测机构,不具威望性而且南昌市工商局对SK-Ⅱ产品的检测讲演只做了5项常规检测,基本就没有对氢氧化钠和特富龙入行检测


大家都在评 挑错 如转载侵犯版权将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