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喧嚣的舆论炒不垮80后一代
发布时间:2009-12-20来源:网络 编辑:小关
“90后女生愿意嫁给黄世仁”激起的话题泡沫还在发酵,“房子让80后成为垮掉的一代”之论调又暗流汹涌近日,有媒体报道,网民在猫扑网发帖《房子让80后成为垮掉的一代》,直言在高房价下良多80后的抱负只是绝快拥有一套房子,因为房地产,80后沦落为最没有志气的一代无独有偶,在某网论坛,也有网友发帖《姐妹们,把没房的男人当垃圾般扔掉》,直指30岁以上的未购房者,由此引发一场关于70后的房子与爱情的论战高企的房价让初涉社会的 80后无所适从,也让没房的70后背负上“垃圾”之名
这些话题的探讨是否有价值暂且不论,至少从表象上望,它们都是一些媒体或“舆论”视野里的暖点中国的房价畸高无比,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但是,以“高房价”为由头来讨论70后是否斗争得胜利、80后是否活得有志气,这讨论显得是多么苍白和浮浅高房价压迫着80后的生涯境遇确切不假,但为房子而斗争,就足以成为“垮掉的一代”吗?这断定其实牵强
不外,80后、90后、垮掉的一代,这些标签式的词汇在这个信息时期都是“畅销品”,大凡再普通不外的消息,一旦和这些标签沾上关系,再普通的消息也会成为所谓的“公共事件”,媒体转载,网友跟帖,好不暖闹
可真正的当事人——好比那些被批驳为“垮掉一代的80后”们,他们在意这些舆论的评价吗?恐害怕未必貌似强盛的舆论其实只有一个虚无的外壳罢了,真正称其为“舆论”其实是抬举了这些“怪诞论调”
不妨望望这些所谓的“舆论”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先是有网民在论坛里发帖子,这些帖子的内容可能会反应一部门世相,但未必会激起多大反应不要紧,如果这些帖子被主流的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捕获到了,传统媒体将其收拾并充实刊登出来鉴于传统媒体具有较强的公信力,网络媒体又会将传统媒体收拾出来的消息转载当这则消息被挂上各个网站时,“舆论”基础就出产出来了惋惜,“房子让80后成为垮掉的一代”,这样的“舆论”既不会让80后自省,也不会加强受众对高房价的仇恨,它所带来的效应就是铺示了媒体的急躁,以及媒体自娱自乐的嗜好
现在望来,与其探讨“房子让80后成为垮掉的一代”,不如正视“今天媒体该为社会人文素养的进步做些什么”几年前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就曾说过,实际上媒体从业者扮演了媒体中的知识分子的角色,您的反思才能,您对社会现象的望法可以影响许多人,负义务的讨论可以逐渐影响舆论的形成但是,当下某些媒体从业者急躁地以整合网民的看法来操作消息,真正有影响的负责人的舆论能够形成吗?更要警戒的是,媒体急躁的意义不止于媒体急躁本身,更在于它引领了社会急躁的潮头
媒体老是喜欢制作舆论贩卖暖点,不单单对80后这样,这些天里从一些媒体对于谢才萍的小情人“浑身腱子肉”的描写中已经铺露无遗了所以,望到 “房子让80后成为垮掉的一代”的消息时,我们大可一笑而过喧闹的“暖议”未必是真正的舆论,寒却之后,受众该干嘛仍是要干嘛去而处于媒体焦点中的 80后们,他们虽然背负着畸形的高房价难以喘息但还不至于沦落为垮掉的一代,房价打不垮他们,喧嚣的“舆论”天然也不能炒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