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贵:病床前解聘教授是武大一张耻辱标签
发布时间:2009-12-20来源:网络 编辑:小关
大旗网上一个题为《武汉大学看待功勋教授果真寡情薄义》的帖子称,武汉大学的有名教授、设计学院院长张在元博士两年前患上罕见的神经元传导障碍,已经病危,然而武汉大学今年竟派员到他病床前发布-终止其与武汉大学的聘用合同,结束提供医疗费和住房学校对张教授的病情深表同情,但建议张教授及其近亲属通过法律道路解决有关劳动争议问题(11月17日广州日报)
“狡兔死,走卒烹”,再没有比这更精准更无情的概括了世事难料,曾经拥有功勋教授、设计院院长、武汉大学建筑学院开办人等诸多光环的张在元教授,竟会戴着呼吸机,在病床前接收校方的一纸解职书,也难怪他当时就“面色大变,老泪纵横”哀莫大于心死,此刻,与张在元教授和他的家眷一同心死的,还有武大学子,还有心怀善念和同情之心的万千公家
虽然面对着舆论的千夫所指,但武汉大学好像已经成竹在胸底气十足张教授与武汉大学之间的聘用合同划定,张在元为非全职聘用,其人事档案关系不在学校,亦不享受校内教职工住房及公费医疗等福利同时,学校在合同中明白商定薪酬中已经包括医疗保险等费用而至2009年4月30日,张在元教授与学校的聘请合同到期,天然终止换言之,武大的做法不仅有理有据,而且还称得上很“人道化”,依照合同划定,张在元的医疗费用应由个人支付,但学校除补助 16.5万元,已垫付医疗费用68.6余万元,并且建议张在元家眷,“通过法律道路解决有关劳动争议问题”武大的这份理性与周全,让人惊叹
但即便武慷慨面的说法属实,校方不须要承担法律上的义务,但武大仍难解脱道义的指责作为一个曾经为学校作出过主要贡献的教人员工,张在元与武大的关系岂非就只靠一纸聘书来维系,没有涓滴的感情和归属感上的联系关系?看待一个重症病人,武大岂非就不能以一种更为人道化的方法,与张在元及其家人通过充足协商来解决聘用问题,非要背负下落井下石的骂名,像甩累赘一样将病重的张教授甩掉?武大不可能预感不到这么做的道德风险,之所以做得这样绝决,基本上仍是出于好处的斟酌,迟一天解职就意味着多付一天的医药费
功利化和行政化,已成当今大学的两大恶疾此前,我们已经见识了产生在大学校园里太多的荒诞乖张之事-为了通过教育部评估,将考察组的女秘书捧为上宾-校庆现场,验钞机一字排开,接收校友的捐款-形象工程奢靡无度,一个校门造价高达几百上千万元-以博士帽向官员取宠,以免试入学向明星大腕献媚……然而所有这些,好像都比不上“病床前解职教授”来得极致,功勋教授尚且遭遇这样待遇,大学里哪还有一丝暖意可存?功利化的大学,必然薄情寡义寒酷到底,功利化的大学,其大学精力必然沦落
这将是一个没有成功者的结局病床前的一纸聘书,等于将张在元教授逼上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双重困境-而武大虽然可能节俭了一些医药费,但付出的代价将极为惨重,薄情寡义的骂名,不仅会成为武大的一个羞辱标签,还将成为每一个武大学子的心灵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