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李牧:谷歌明抢版权

发布时间:2009-12-20来源:网络 编辑:小关

  网站流量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国谷歌公司,未经权力人容许把大量作家的作品扫描上网,已经引起全球性震撼比拟有趣的是,谷歌已对570名中国作家提出“和解”,每本书赔偿60美元(《华商报》21日报道)

  谷歌的行动,又一次把网络的共享性和商业性的矛盾这个问题揭穿了出来,同时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再次成为焦点谷歌的行动有其一致性,绝非偶尔触发高压线,该企业在侵权前已预感到效果10月20日,谷歌宣布了公司结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在《纽约时报》发表了文章《一座永遥的藏书楼》

  谷歌的道理是-图书是世界共有知识、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门,如果不保留起来就要散失该公司是在“保留”图书从2004年起到现在,已经“保留”的图书超过了一千万册毫无疑问,即使以谷歌的实力,也不可能入行一千万场版权会谈,征得每位权力人的批准

  在“保留”的同时,谷歌有意归避了一点,就是该企业并非公益藏书楼,这家上市公司是以赢利为目标的藏书楼是该公司向股东报绩效、向用户吸流量、向商家卖广告的一部门

  现在谷歌的立场是图书版权人不来找,这本书谷歌就“笑纳”了,上门来找就赔您点钱赔得极为霸道-在中国赔每位发起抗议的中国作家60美元,并要本人“申请”,但不得晚于2010年6月5日如果不批准就打官司,不得晚于2010年1月5日谷歌不仅抢人版权,还以法官自居依照中国著作权法划定,被损害的著作权人可以在知道被损害的两年内向侵权人提出主意

  近年来,欧美大型消息机构多次抗议过谷歌等搜索引擎的“人工聚合”方法搜索引擎提供指向网站消息报道的链接,获得利润却不向消息企业付费,这样的行动就是侵权谷歌等通过这种行动赚取了大量收入,却导致消息媒体陷入困境

  对于上述所有,互联网业有自己的说明谷歌强调,在让成千上万绝版但受版权维护的书籍“归生”,大多数收入会归版权持有人,无论是作者仍是出版商

  互联网出生初期,是以信息共享为目标的跟着IT业的发铺,一个又一个行业伟人获得了大量财富,“共享”已演化为商业行动

  谷歌明抢中国作家版权,是一次内容提供者、使用平台、消耗者之间的纠纷,各方如何在网络时期找到平衡点,推进而不是阻碍社会历史发铺,考量着全人类的智慧

大家都在评 挑错 如转载侵犯版权将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