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周东飞:施恩风波背后的消费心态

发布时间:2009-12-20来源:网络 编辑:小关

  针对连日来舆论施恩奶粉“入口奶源”的质疑,施恩奶粉市场部6月13日下午发出书面声明称-“2009年1月份开端,施恩全体采取100%入口奶源为原料2009年以前施恩产品包装没有标注使用入口奶源,也没有宣扬采取100%入口奶源”

  这样一个声明在为自己辩解的同时,实际上等于部门地承认了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的说法,在此前的消息中王丁棉曾透露,施恩真正的奶源地不是新西兰,而是海内的黑龙江和山西

  5月底,北京消耗者郭利向媒体爆料称,出产日期为2008年3月17日的一款施恩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过国度限量值的100倍人们大约谁也没有料到,三聚氰胺的毒性会在三鹿事件过去快一年之后来一次爆发但是,三聚氰胺却打开了消耗者对施恩奶粉的关注之门三聚氰胺超标一波未平,“100%入口奶源”被指虚假宣扬一波又起,而且还随同着对施恩“美国合资”身份的质疑只能说,施恩风波还在入一步酝酿和发铺之中,真相到底如何,谜底怎样揭开,一切尚不决局

  望望眼下争执的焦点,“100%入口奶源”,为什么商家刻意标榜的是它,而消耗者较真的也是它?阅历了去年以来的三聚氰胺事件,我们不能不说这与消耗者业已瓦解正待重建的奶粉安全信念有关除了少数几家坚持了清白之外,海内奶粉企业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几乎产生了行业性失守在这种情况下,一句“100%入口奶源”的宣扬所能起到的吸引和诱惑,决不亚于此前所盛行的那些个免检证书您可以讥笑这种消耗神态不够成熟,但是成熟的消耗神态又在哪里?过去可以说去认准威望机构的证书,但三鹿在轰然倒掉的同时未必不是证书等身后三聚氰胺时期已经来临,消耗者一方面瞪大了他们警戒的眼睛,他们老是表示出不肯相信的姿势,但同时他们内心的尺度早已坍塌,以致任何小机巧都能乘虚而入

  那么,谁能望护我们的信念?商家的自律一贯是靠不住的,求利的本性决议了他们的底线是不违反法律那些所谓具备了社会义务感的企业典型,向来只能是供学习的少数,而不可能俯首可拾商家之间的相互揭穿同样是无法等待的,基于道德的拍案而起不必去指望,否则我们很难说明,三聚氰胺直到成为业内公开的机密还照样大行其道基于竞争和好处的斟酌可能会有企业站出来,当更多的时候他们情愿保守共同的机密借消耗者人人一双慧眼,把一切虚假和欺诈望个通通透透,这样的意思在若干年已经借助一首歌而走红,同时也被证明不外是良好欲望而已因为信息和力气的不合错误称,消耗者很难单靠自己的力气与商家作平衡的博弈

  权力的实现须要权力的作为施恩的奶源是否100%来自入口,其实不是单靠厂商自话自说所能确认的当消耗者有疑虑之际,去去也就是触发权力实行职责的时机但人们惯见的去去是悄无声息的缄默,既没有事关实质的断定也没有哪害怕是表示介入的声明仿佛只是围观者,望消耗者的愤懑,望商家的撇清,独独不意识自己是在缺位其实权力的作为绝非对消耗者一方的偏袒,查明真相给定事实,对于商家来说同样也是解脱争议的最佳路径说到底,消耗者的信念其实并不由消耗者获利,真正得益的是整个奶粉行业敏捷武断地告知消耗者真相,只会让惊慌的消耗者更快地走出懦弱期,对于奶粉行业来说这是最主要的利好听任消耗者去预测、去怀疑,无疑将不断延伸整个社会所经受的信念煎熬

大家都在评 挑错 如转载侵犯版权将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