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汤敏:百年危机带来的百年机遇

发布时间:2009-12-19来源:网络 编辑:小关

 由次债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经逐渐演化成一次全球性的大危机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先生以为,这次危机很可能是百年未遇的大危机如果格林斯潘先生断定是正确的话, 那么这次百年未遇的危机的产生,就必定有百年未遇的原因,及呈现百年未遇的成果同时,这也很可能会带来百年未遇的一个机会这次危机将会导致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重新洗牌,国际经济规矩的重新制订 中国可以审时度势,自动介入国际经济新规矩制订、转变现存的对我不利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金融规矩,为中国未来三、五十年的社会经济发铺发明一个良好的国际发铺环境

  1.如果这次危机真的是百年一遇

  让我们先来望一望在过去的一百年来,美国与世界上产生的大经济危机有什么特色,对我们今天的危机又有什么启发

  一百年来,世界上产生的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不乏其人,但最大的一次危机还非一九二九年美国的大衰退莫数那次危机对美国以至世界经济的损坏之大,确切令人触目惊心从二九年十月到三三年九月美国工业产值与公民收入锐减了一半,商品商业则减少了三分之二,美国有五千个银行破产失业率高达25%每四个就业的人就有一人失业美国的GDP一直到二次大战开端时的一九三九年才归到了二九年的程度美国的股市更暴跌了85%道琼斯指数一直到三十年后的1957年才又归到二九年十月的高点

  二九年美国经济大衰退对世界其他国度的经济也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国际商业从1929年的686亿美元下跌到1933年的242亿美元希特勒的上台与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这次大衰退不无关系

  尔后,美国与世界经济又阅历了多次的危机近三十年来,有1972年到1979年的石油危机,八十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89年美国的储贷危机,九十年代中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1年的纳斯达克崩盘造成的危机等但从历时之长,影响范畴之大,都不及一九二九年的大衰退

  最近,国际货泉基金组织找了一批专家对十七个发达国度在过去三十年来所阅历的大大小小的113次金融危机与动荡的情形做了一个总结他们把阅历过的危机分成了两类一类的商业银行被卷入的危机另一类是仅限于股市或外汇市场的危机他们的研讨发明,有银行卷入与没有银行卷入的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丧失平均要大2-3倍,而衰退的时光要长3一4倍

  2.大危机后的大改造

  历史经验阐明,人类要解救自己,大危机的后期都要入行一系列的改造这是因为一个国度之所以陷入大危机都跟在体系体例上或机制上存在着宏大的缺点有关不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个国度的经济走不出危机从另一个角度望,在危机呈现的时候才有可能形成社会上的改造共鸣,才有可能推动深层次的改造

  以一九二九年的大衰退为例一九三二年罗斯福总统上台以后,敏捷地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与社会改造的办法从1933年3月至6月,罗斯福政府使国会通过了70多项法案,实行了一系列旨在战胜危机的经济金融办法,史称“百日新政”在很短的时光里,美国成立了证交会,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中兴法》,绝快恢复海内出产-成立了联邦紧迫接济署和公共工程署,制订优惠政策激励处所政府赈济贫民和失业者 1935年罗斯福政府又通过了《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与《公用事业法案》等专门法律,保护工人的权益一九二九年的大衰退还匆匆入了凯恩斯主义的成熟,推动了凯恩斯关于政府干涉经济思惟的理论化和体系化,是凯恩斯收入与就业理论头一次大范围的发明性的胜利实践从此,在经济学中又多了一门学问-宏观经济学

  3.现存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三大弊病

  这次的金融危机,同样地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而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须要对国际经济与金融范畴入行大马金刀的改造从表面望,美国华尔街产生的金融危机是因为次级典质贷款危机,金融过度以及美联储在很长一段时光中过于宽松的货泉政策等原因造成的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美国人长期存在超前消耗、借钱消耗方法造成的,与现存美元作为国际贮备货泉的国际金融体系有关

  现存国际金融体系有良多的问题,从大的方面,至少存在着三大弊病-

  一是资本在全球范畴内流动,流动范围和速度都越来越大,但对资本流动的监管却是每个国度各自为政的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全球GDP年均增加3.5%,国际商业年均增加7%,而国际资本流动年均增加却高达14% 今天,仅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总额就高达370万亿美元,相称于全世界GDP总和的8倍多然而,各国的监管当局只管自己境内的企业 这种监管模式,就难以实现对全球资本流动有效的监管各国为保护本国企业的竞争力,还竞相放松对企业的监管特殊是对那些层出不穷的金融立异产品,监管的力度就更差美国曾是世界上监管相对照拟严的国度之一 可是从九十年代末起,一系列的“金融自由化”的办法使得美国金融机构得以呼风唤雨, 最后良多陷入了灭顶之灾

  二是1971年以后,美元与黄金不再挂钩,但美元作为国际贮备货泉的位置并没有变,美国的货泉政策不再受束缚于是,当美国与世界的好处一致时,它会做出好的决议计划,当美国与世界的好处不一致时,它只会选择对本国有利的政策这就造成美国能够超前消耗,同时却不受制约美国消耗者借债的范围 有9150亿美元的信誉卡债,1.5万亿美元的汽车和其他消耗债以及10万亿美元住房典质债,几乎等于美国一年的GDP 更加上美国政府的近10万亿美元债务,使包含美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储藏着宏大的危险国际货泉和金融体系以美元为核心,由美联储肩负美元货泉发行和货泉监管等职责当一旦产生危机,特殊是当美国产生危机,美联储却用因为监管失误而向全世界承担义务,美国也不须要向世界各国拥有的资产产生的宏大丧失予以“补偿”

  三是绝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铺中国度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和作用有很大的晋升,但它们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却没有什么发言权 世界上重大的经济事务的决议权仍是大的工业国最显明的是,G7(七国团体)按期会议决议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经济与金融事务,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发铺中国度

  4.国际金融体系重新洗牌是中国“战略机会”

  正如1929年大萧条后美国呈现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呈现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次大的全球性危机之后必定会树立一系列的新的规矩此次危机之后会不会像一些人们所盼望的那样,使国际经济体系推倒重来,现在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在危机的后期,各国要坐下来反思现存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问题,重新制订良多新的规矩是完整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50年甚至上百年能力遇到的一次重大的规矩转变的机会,格外的重要,也该格外珍惜

  中国经济的腾飞是近三十年的事,是世界经济中的“后起之秀”中国开端改造开放时,国际游戏规矩大都已经制订好了,我们只能依照“国际通例”去做,只能去适应国际规矩这在中国经济的早期发铺阶段,我们受制约的感觉还不很强烈,但是,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第二大商业国,中国的一些企业己经开端逐渐在发达国度的一些核心范畴里形成了竞争,中国在未来的发铺中将会越来越多地受到现存国际规矩的制约

  因此,对中国来说,我们今后当然仍应当遵照国际规矩 但面对重订国际规矩的难得机会,也要当仁不让,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好处诉求要介入国际新规矩的制订,争夺未来的国际新秩序产生对我们有利的转变


  5.我们应当要什么?

  那么,中国在介入国际经济金融规矩重订时,要提出哪些诉求呢?这当然须要深刻的研讨和普遍的讨论初步剖析,恐害怕至少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是树立全球对资本流动监管的和谐机制 未来中国经济会更加开放,人民币要自由可兑换,资本项下要完整开放这必然导致资本的大入大出 其它的良多发铺中国度也阅历同样的入程历史的经验证明, 在这期间,发铺中国度很容易陷入由外部暖钱的大入大出而造成的金融危机中 从八十年代末的日本与东亚,到尔后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显示出这类危机的迫害性 因此,树立一个高度透明的、有问责机制的有效的国际监控资本流动,特殊是暖钱流动的全球和谐机制对中国以至于全世界各国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国际外汇贮备体系应当更多元化应树立一篮子方法货泉,世界重要国度货泉都应当据有必定权重在新的货泉体系中,各国货泉应当充足竞争,一国货泉的国际位置, 应由该货泉的由币值稳固、宏观经济稳固、市场稳固的程度来决议我们还应当争夺人民币逐步成为国际贮备货泉,先能够在区域中起更重要的作用可以斟酌争夺树立必定的规矩, 使作为国际贮备货泉并不必定是完整可兑换货泉只要知足必定的划定,许诺必定的前提就有可能部门充任国际贮备货泉这样,不但人民币,其它的一些发铺中国度的货泉也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起必定的作用

  三是要让更多的新兴国度和发铺中国度介入国际经济金融规矩的制订与重大问题的决议计划扩铺G7机制,将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重要的发铺中国度纳入改造与重建一个新的、机动的、尊敬国度主权的多边体系中国积极介入国际经济金融规矩的制订,不但能保护自己的好处, 也体现了作为负义务大国的形象我们的介入, 并不是要与美国争夺主导权,而是要争夺知情权、否决权、以及规矩制订权 中国并非要撼动美国以及西方一些大国在全球的优势位置, 而是真正体现中美、中欧、中日都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6.为国际新规矩的制订做好筹备

  国际金融危机是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战略机会” 但是,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则是至为要害的问题机会只给有筹备的人,也只给有筹备的国度

  当务之急是绝早地组织专家铺开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刻研讨为有关部门在入行国际会谈时提供各种计划筹备与智力声援

  这种研讨方法应当是多元化的,每个课题可以有几个小组独立地分头研讨,通过相互竞争,能力优化计划这种研讨还应当是开放的,不仅靠海内的人才,还要充足应用留学生人才、海外华人人才和对国际经济金融有深刻了解的人才通过民间的方法与海外有影响的“智库”增强交换,听取别人的看法, 研讨别人的计划

  三十年前,老一辈的引导人依据海内国际大势,抓住历史机会推入改造开放,实现了举世瞩目标增加奇迹,使一个贫穷落伍的国度变成了一个中等收入国度我们如果能够抓住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战略机会,首先是稳住自己的阵脚,通过扩铺民间投资与消耗,坚持经济增加与就业率在较高的程度上 同时, 通过介入国际规矩修订来为中国未来的发铺开拓途径

  今天,中国的经济范围与影响谁也无法疏忽,中国也有转变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的急切须要,各种前提都已具备,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战略时机,把这百年一遇的危机,转化成中国发铺的大机会

大家都在评 挑错 如转载侵犯版权将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