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陈先红:危机是公关试金石

发布时间:2009-12-19来源:网络 编辑:小关

  中国危机社会的到来有3个标记性的年份- 2003年的SARS事件,揭开了公共危机频发的序幕-2005年产生的“苏丹红”事件,打响了品牌危机处置的捍卫战-2008年伊始的“艳照门事件”,引爆了网络危机频发的导火线随同着这一系列的危机事件,我们真正迈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公共关系新时期”

  从历史上望,公共关系是为了解决危机事件才应运而生的,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等军事危机中的战事宣扬,仍是“揭丑活动”中的企业危机应对,公共关系都因其秉持的不同于法律诉讼的危机处置原则,胜利地辅助危机主体转“危”为“机”,巧渡难关

  正如阿尔里斯在其名著《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中所断言的那样,全球已经全面入入公共关系时期,美国被称为是一个“沉浸在公关中的社会”,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给了公关一个暖烈的证明,他说-“如果我只剩下一美元,我要把它花在公共关系上”在英国,人们的公关意识好像得到了戏剧性的加强,公共关系正在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非常普遍地被使用到各个范畴,乃至弥漫在全社会,在中国也是同样这样,“公共关系”一词随同着频繁产生的各种危机事件,而不断见诸报端,人们对公共关系的器重水平与日俱增

  从美国早期的尼克松“水门事件”,到中国近期产生的王石“捐款门事件”,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成也公关,败也公关

  公共关系专家常说,“在危机事件面前,我们不可以转变事实,但是可以转变对事实的望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是认识公共关系的最好切入点,众多危机事件是我们辨别和权衡真假公关、好坏公关、大小公关的一块试金石

  首先,从“真假公关”的角度来望,真公关是一门“说真话、做善事、塑美形”的科学和艺术,而假公关则是借公关之名,行欺瞒哄骗之实以汶川大地震中的“捐款门事件”为例,王石和王老吉的慈善捐款行动,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行动,尤其是王石,他在第一时光做出捐款反映,在博文中坦言真实观点,在失言后报歉补捐,都是为了晋升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都非常符合“真、善、美”的公关定义和原则,从一般意义上讲,王石是具有公共关系意识的但是,懂公关并不等于会公关,真公关并不等于好公关,就像每个人都能启齿说话,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好口才一样,所以公关除了“真假层次”之外,还有一个“好坏层次”

  其次,从“好坏公关”的角度望, 好公关寻求的是“先要做得好,再要说得好”,坏公关则正相反,好心没好报以此观之,王老吉在这次捐款中做得美丽,说得得体,他们在准确的时光,准确的地点,以准确的方法,做出了准确的行动,说了准确的话,从而博得了宽大中国人民的感谢和信赖-而万科王石则率性而为,信手写博,不仅对形势缺少断定,做的不够美丽,而且对公家和公家舆论缺少器重,说的更不明智

  再次,从“大小公关”的角度来望,大公关是作为“关系居间者”而扮演着“社会支撑发念头”、“组织的道德卫士”的咨询专家,而小公关是作为“传播沟通者”而充任着传播工具、手腕、技能等微观层面的技术专家大公关是战略问题,小公关是策略问题大公关重要涉及政策制订、环境扫描、冲突解决、企业文化等宏观层面的大问题,但是,一般公家和企业都停留在小公关的认识阶段,由此限制了公共关系作用的施铺

  总之,认识公共关系,要从危机开端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消息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广告系主任,湖北省重点文科基地“媒介技术与传播发铺研讨中央”副主任,公关与广告研讨所所长,品牌传播研讨所副所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

大家都在评 挑错 如转载侵犯版权将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