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唐柳杨:中国汽车业掀重组浪潮

发布时间:2009-12-19来源:网络 编辑:小关

  中国汽车业已到了一个非变不可的关口

  2008年,对全球诸多国度乃至行业来说,日子都不好过汽车业也未能幸免受高油价、原料上涨及消耗意愿低迷影响,北美、欧洲和日本三大汽车主流市场全面溃败,销量持续下滑而在这轮全球汽车业的暗影中,唯有如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成难堪得的亮点,其中,中国17%的增加率更成为外资汽车业巨头垂涎的“肥肉”,纷纭加码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本就不高的市场据有率面临再被紧缩的可能

  危机如乌云压境,但危机也是转机中国车企只有在市场大浪淘沙中幸存下来,才能有机遇和才能将自主品牌的蛋糕做大做强

  政策与市场已经为中国车企指明了方向发改委中国汽车业“十一五”计划已经指出,至2010年,中国汽车业要形成1到2家年产200万辆以上,多家年产100万辆以上的骨干型汽车企业而且,北京奥运后期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明白表现,奥运后国企改造将加速

  虽然中国汽车业5年的井喷行情蒙蔽了众多人的视线,但混沌之中自有苏醒者,中国汽车业的重组大戏已经拉开帷幕,柳州五菱更名为上汽五菱-华晨收购金杯汽车、河北中兴皮卡、绵阳新晨动力和沈阳新光华晨、沈阳航天三菱等发念头厂-上汽收购南京汽车等而且,舞台上的主角正在不断更新,也未有闭幕的迹象

  我们相信,举中国汽车业之合力,中国必定能培养出汽车业航母

  南汽投靠上汽,广汽拟牵手福汽与长丰,北汽控股与华晨、一汽与华晨、春风与哈飞频频接触……始于上个世纪末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合并重组飓风,在吹遍全球各大洲后强势抵达中国

  与国际巨头不同的是,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销量、范围处于第二阵营的团体公司追求的重组合并,体现出更强烈的生存忧虑

  在汽车产能多余、国资委表现“自动推入”重组的背景下,全国近200家整车制作企业,大浪淘沙之后谁能“笑傲江湖”?

  “斟酌到生存问题,必需要整合重组,这是最直接的”


  自上而下的推力

  北京奥运期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现,央企重组步伐将在奥运会后加快

  李荣融的表态,实际上已经给包含汽车企业在内的央企重组慷慨向定了性早在2005年,国度发改委就将汽车列入了过暖行业2006年底,发改委宣布“发改委关于汽车工业构造调整看法的通知”,明白表现将“推入汽车出产企业结合重组”但此后汽车市场的敏捷发铺掩饰了这一问题2007年,产能放空、反复上马的现象再次凸显出来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海内现有整车制作企业超过100家(2002年时为200多家),其中实现年产100万辆以上范围三家,分离是一汽、上汽和春风汽车-汽车零部件制作企业7000余家在整车制作企业中,部门企业年产销不足2万辆,大部门企业年产销在10万辆以下

  2003年车街市商人喷之后,全国各地到处上马轿车项目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数据,我国轿车产能多余也由2003年的35万辆敏捷扩铺到2006年的202万辆,2008年的产能多余预计500万辆

  李荣融说,奥运会以后,重组会有一个转折,“由企业自愿组合转向由国资委自动推入”,而且重组范畴“不仅仅是中央企业”,理由是,“我们国度的集约化水平越来越低”

  依据2007年宣布的《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铺计划》,中国汽车工业要形成一到两家年产200万辆以上的大型汽车出产企业,形成几家年产100万辆以上的骨干汽车出产企业其余的数十家中小汽车出产企业,尤其是年产销不足10万辆的小型企业,处在被收购、重组的阵列中

  捆绑求生存

  在政策和市场多重因素影响下,一些国有汽车团体已经开端了重组的尝试

  北汽控股与华晨、昌河和黄海都入行了接触-广汽与长丰、一汽与华晨、春风与哈飞等也“线头”不断

  与一汽、春风这些已经具备范围的央企比拟,经营不善或资产有限的二线团体公司在这场重组风暴中,面临着更大的变动包含北汽控股、广汽团体,困境中的新中航以及长安汽车等,都一次次登场,成为不同消息的主角

  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已经明白表现-要在今年和明年完成对部门企业的兼并工作,包含福建汽车、长丰汽车甚至边沿的中兴汽车都一度被媒体提及不外记者从长丰汽车一位副总经理处获得确实消息-广汽已经与长丰谈妥收购方法,最快将于10月颁布收购事宜


  北汽控股失去的也许不仅仅是长丰汽车,徐和谊心仪的福建汽车团体很快也会被广汽团体横刀夺爱,福建东南汽车中层管理人员向记者透露-“公司和广汽、北汽都有接触但高层更偏向于广州,因为当地日系车的配套系统更好”另据内部消息,台湾裕隆团体中华汽车也可能将在这次重组中出局

  长丰汽车和福建汽车可谓二线汽车公司中的典范代表长丰汽车与三菱汽车合作,在海内重要出产猎豹和帕杰罗系列越野车,于2007年10月开端入军轿车市场2007年长丰越野车销量2.5万辆,2008年目的6.5万辆,虽然增加很高,但总量尚不足春风、一汽一个月的产销

  福建汽车也是整车制作较早的企业之一其乘用车公司东南汽车在2007年累计销量不足5万辆,2008年上半年销量20933辆,同比降落了34.4%

  依据记者目前控制的信息,长丰汽车与福建汽车这两家在重组中面临困境的企业,均把盼望寄托在广汽身上“即使是广汽,如果不能变得更大,也会有被兼并的风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剖析人士说

  广汽作为海内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也并非没有忧虑据统计数据,2007年广汽团体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双超1000亿元,利润超过100亿元2008年上半年,广汽团体实现利润63.68亿元困扰广汽的是范围问题与一汽、上汽、春风这些老牌国企比拟,广汽无论是总资产仍是总销量,均不足“三大”企业的一半商用车、微型轿车板块则更是缺少竞争力

  全球重组的启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渡过柯克瑞安收购克莱斯勒的风险后,克莱斯勒董事长伊顿在办公室中对着一堆数字表格盘算全球汽车企业产销和销量增加但是,盘算的成果令人觉得胆怯,伊顿以为,像克莱斯勒这样范围的企业如果不追求合并以强大实力,未来将没有生存的余地

  这次盘算为克莱斯勒与戴姆勒-奔跑的合并提供了思惟基本,也打开了全球范畴内的汽车重组之门雷诺与日产结成战略联盟、宝马收购劳斯莱斯、民众收购宾利、福特收购VOLVO的乘用车部门……在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成立后的10年里,重组合并一直主导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铺

  2007年5月,克莱斯勒再次归到美国人的怀抱半年后,太平洋的另一端,上汽兼并了南京汽车2008年3月,福特将捷豹、路虎出让给印度的塔塔团体

  频繁出手的背后是全球性的汽车消耗萎缩

  北美汽车市场7月份销量继承大幅度下滑13.2%,创下10年的单月销量新低两大汽车巨头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第二财季均以巨额亏损收场,亏损额分离到达155亿美元和86.7亿美元克莱斯勒7月份汽车销量从上年同期的137728辆减少至98109辆,轿车销量减少25%,卡车销量减少30%

  据新华信数据,欧洲汽车市场1~5月销量同比降落0.7%其中西欧5月份销量降落8%,1~5月降落1.5%意大利持续6个月销量下滑,西班牙新车销量急剧下滑24.3%

  比拟全球汽车主流市场的低迷,今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依然坚持了17%的增加速度,这也是全球汽车制作商为何竞相争取的中国汽车版图的重要原因,而这同时也给本土汽车制作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国汽车业已到了非变不可的关头

大家都在评 挑错 如转载侵犯版权将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