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高昱:冬天里的正面思考

发布时间:2009-12-19来源:网络 编辑:小关

  上期杂志的社论是《奥运之后,迎接冬天》,有读者打电话来表示赞成,并流露了各自的懊恼现在他们最担心的不是冬天什么时候到来,而是怎么把过冬的意识转达给自己的同事们尤其是一些企业引导者形容到-一方面自己忧心忡忡,每天忙着找银行跑贷款,找大客户亲自做销售,找政府疏浚从海关、税务、土地到质检、配额、环保等各方面的关节,公司战略、营销战略、产品战略、财务安全、技术改革、人力资源等样样都要基于“过冬”而重新思考,在开源和节流上费绝心思,好像归到最初创业的时候要没日没夜地苦干-另一方面,却又必需继承坚持胜利人士胸有成竹、举重若轻的风采,面对下属,老是得把公司现在和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难题轻描淡写,摆出一副一切绝在控制的架势

  我懂得他们的苦恼——企业都没有任正非、王石、马云做的那么大那么胜利,所以也不敢像这些商业领袖那样给员工写信,公开发布企业面临的险境,用“历史已经重复证明,没有任何巨大企业的途径是一帆风顺的,而它们之所以能成为巨大企业,正因为它们从不因挫折而气馁,它们将挫折作为激发斗志的契机,从而使每一次的挫折甚至失误变成了一种财富”这样的语句鼓励同仁,号令大家齐心合力共度难关良多引导者担心的是,如果员工们知道企业面临朝不保夕的困境,如果不能勒紧腰带、挑灯夜战,就有可能在这个冬天倒下,他们会人心浮动,纷纭逃离究竟现在大家日子过的都不容易,吃米吃肉都涨了,股票惨遭腰斩,车要烧油、孩子要上学、还要供楼,哪里能够与公司一起朝着九死一生的前程赴汤蹈火?

  “这毫不是个案”一位在上海某知名民企担任公关总监的读者说,“望着您们媒体都在打预防针,我们心里焦急-可望望公司内部,心里就更焦急一些中层干部混混噩噩,得过且过,基本不知奋起-另一些干部在给自己找后路,上班也是敷衍差事整个公司一半是一潭死水,一半是人心惶惶冬天还没有来,我们可能就要伤风感冒大病一场了”

  正面思考的力气——是的,现在我们最急切须要的就是这种力气组织内没有这种力气,战略转型、管理变更、流程再造?一切为了迎接冬天而入行的工作都是白搭,就像本期刊登的TCL董事长李东生专访文章中所说-“意识到须要调整是一归事,而您有没有这种执行力,整个体系是不是能够及时调整到位,这才是最要害的讲的直白一点,再痴钝的主管,市场都这么评价了,您也不会听不入去,现在良多问题不在于没有意识到,而是您有没有非常好的、可行的规划,尤其长短常强的执行力,能快速执行到位,这才是最主要的”

  执行力来自于严厉过细的轨制,来自于一个主动化的流程,更来自于组织成员的能动性,因为组织行动和义务是由人来“执行”的不要相信什么所谓的“职业素质”,每个人的情感都会对他的工作表示、发明力、团队协作和引导力发生影响而人们并非处于感情的孤岛上,他们会将其各种感情和情感带到工作中,并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员工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工作表示,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事迹——情感会像病毒一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但企业引导者的麻烦在于,人又是最难堪测的,人心之间,有着世界上最遥遥的距离所以,在组织中培育、调动、激发和凑集正面思考的力气,是迎接冬天时最核心的输赢手

  我不想谈论怎么样做到这一点,有关如何让员工获得安全感、成绩感和归属感的管理学书籍汗牛充栋在冬天来临之际,企业入行一次重生式的“人心激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合法其时有学者统计说,85%的公司,员工工作6个月后士气就会急剧降落,而且其后仍会随时光推移而不断恶化,换言之,各种负面思考就繁殖出来如果在安平稳稳挣大钱的时候,引导者和员工在利润和福利面前都可以息事宁人,激活不激活干系好像不大-但而今的形势要企业再勒紧腰带了,要员工再去拼命了,每个人都必须要说“是”或者“不”了生死时刻并不必定就是坏事,引导者可以心无旁骛,他所能做和要做的,不外是坦然直面一切而已

大家都在评 挑错 如转载侵犯版权将予以改正!